炭笔换成那支狼毫,从身后拥着她,带着她在宣纸写字,一边道:“清杳,君珩是我的字。” 姜清杳唔了一声。她更关注沈观带着她写的是什么。 几笔落下,“姜清杳”三个大字便和“沈君珩”上下排列着。就连名字都看着很是般配。 沈观的字很大气,苍劲遒丽,姜清杳很喜欢。 她喜欢这样的字,比姜县令请来的那些先生教她的秀窄的字体好看多了。 沈观将镇尺拿开,把那张写有两人名字的宣纸收起来,姜清杳疑惑的看他。 “这个归我,作为回报,我教你练字。” 好划算的买卖。 一张用过的废宣纸就能换来一个一对一的书法私教老师。 “好。” 姜清杳眨眨眼,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 用过午膳以后,姜清杳就到沈观的书房去。 沈观给她安置了一个小案桌,让她在一旁练习,他帮她矫正坐姿后,拿来自己练字时的临帖给她。 这样的练字是很枯燥的。本以为姜清杳练一会儿便没耐心,没想到姜清杳专心致志地,写了有一个时辰,还是沈观来唤她,她才停笔的。 姜清杳后知后觉有些累了,想回屋去,但她早上睡得迟,倒也不是很困。 沈观想让她陪他,找了条厚毛毯铺在红木贵妃椅上,又找了几本话本游记给姜清杳。 几个暖炉都在姜清杳身旁,她就懒洋洋地躺着,时不时翻两页话本,好不惬意。 偶尔,姜清杳会悄悄打量那边端坐着的沈观,即便是坐着,少年也是身姿笔挺,一点没有松懈。 不像姜清杳,能靠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 但姜清杳观察了好几次,沈观看似在读书,准备明年要下场的书目,但大多数时候,都在埋头写着什么,好像在回信件之类。 写好的信件,他就收到一旁地小匣子里。 下午的时候,沈观身边的侍卫来取过一次。 姜清杳对这个侍卫的印象很深,因为沈观身边只有这一个人贴身随侍,甚至这人也总是不在身边的。 看到沈观写信,姜清杳翻两页话本,见里面的大将军取得美人归了,不由得想起自己也已经有一些时日没有给表哥去信了。 说起来,表哥恐怕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婚了。 姜清杳一时间有些怅然,心里想着这几日要记着此事,将自己的近况和表哥说一说。 一日过得很快,沈观怕姜清杳无聊,很快结束了手上的事情,问及明日回门的事。 沈观说:“回门礼我都已经备好,明天早些,等你起来,便去姜府请安。” 一说到这个。 “我怎么早起?”姜清杳忍不住嗔怪地看一眼沈观。 少女躺在贵妃榻上,穿着再轻便不过的外衫,里面便是件小褂,铺在贵妃榻上的毛毯上雪白的茸毛围在少女漂亮的小脸旁,屋内的地龙暖得姜清杳脸颊白里透粉,随意地一瞥都是千般娇嗔,万般娇憨。 这一眼看得沈观后背都热起来,下意识便去握姜清杳的柔夷,他的温度烫得姜清杳心一颤,羞恼地瞪他。 “你不许。”不许再那样了。 “明天还要回门。” 姜清杳拧着细眉,她可不想明天还是睡到中午才起。 “好。”沈观低低应她。 姜清杳看他挺好说话的样子。 趁机:“以后也是。” 这会沈观抿着唇不说话了,他蹲在她身旁,捏着她的手,换了话题,低声:“昨晚是我孟浪了。” 他注意到姜清杳今天一天都不太爱走动。 “清杳,晚些我帮你上药。” 上什么药,往哪里上药。 姜清杳睁圆眼儿,拒绝:“不要。”她拒绝地很快,很坚决,还摇头表示自己的决心。 但沈观用明天还要回门,上了药会好的快些的理由说服了她。 姜清杳确实有些受不住沈观那样的./,不仅如此,还是那样的频率。 但她坚持不要沈观帮忙,自己红着脸涂过后,才准沈观进屋。 沈观进来时,闻到一阵药味,不由得多看了两眼姜清杳绯红的小脸。 他打了水来给她洗手。 夜里,两人睡觉还是一床被子,但沈观难得老实,只是抱着姜清杳,姜清杳也难得早睡了一次。 第9章 次日姜清杳心里惦记着回门,醒了个大早。 但睡惯了懒觉,坐在那儿缓了好一会儿,眼睛还迷迷蒙蒙的。 清晨气温更低,屋里生了地龙也有些寒意,姜清杳赖在被窝里,身旁还有个沈观这样的人形火炉可以取暖,更加懒洋洋地。 最后还是沈观起身,将她从被窝里捞起来,换上衣服出发了。 说是出发,也不过是右边门出左边门进。 毕竟两家是隔壁。 今天的裙衫是沈观替她挑的,姜清杳换上以后,才发现沈观今天也穿了一袭配色相同的衣袍,连衣料花纹都一样。 可以算得上是古代的情侣装。 对此沈观给出的解释是,这块云锦料子是沈父在京城就职时,皇帝赏赐得来的,裁制好两套,从溪金县送来的。沈父沈母没法前来,为此很有些过意不去,叮嘱沈观回门这日穿上,以表沈家的重视。 好罢。 姜清杳也不好再说什么,但两人一进了门。 姜清杳立刻去看她爹姜县令的神情,果然也对两人相似的衣服很满意。 她就知道。 她爹恐怕这会儿以为两人感情甚笃了。 毕竟姜清杳听府上的嬷嬷说过,姜县令原配尚在世的时候,两人感情和睦,如胶似漆,姜县令的衣衫都是姜夫人裁制的,和姜夫人用一样的布料。 沈观给姜县令敬茶,改口唤了岳父。 姜县令笑得牙不见眼,笑眯眯给了厚厚的大红封。 姜清杳在一旁看着眼馋,也凑上去喊。姜县令倒不厚此薄彼,也给了一个大的。 寒暄过后,天色还早。 姜县令对姜清杳道:“清杳,今日你姑姑来了,你同她去说会儿话。沈观留在这里和我聊聊。” 原配早亡,家中没有旁的女眷,姜县令独自一人抚养女儿长大自然有很多不便,好在姜县令那时有个小两岁已经成婚的妹妹,也嫁在抚阳县里,来往方便,便常来照顾姜清杳。 姜县令始终还是对沈观飞速就答应成婚这事儿有些狐疑,但又调查不出什么结果,更怀疑沈观有什么隐疾了。 他一个当爹的自然不好去问女儿这些,拐弯抹角的请了姜清杳姑姑来。 好在姜清杳成婚前,男女之事也是姑姑来教的,还给了她几本册子和避火图。 因此姜姒姑姑含蓄的问姜清杳时这样私密之事时,倒也不突兀。 只不过姜清杳有自己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