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狼书屋 > > 穿越成雍正女儿后 > 分卷阅读20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00(1 / 1)

因所以八福晋基本上都不怎么管,那些无名无分的格格侍妾手底下的人自然不会仔细探查。我就让师傅把东西带进去交到专门的人手里,然后往预先准备好的地方一埋就好了。” 他说得轻松,虞燕却是为他胆子之大忍 不住捏了一把汗:“万一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岂不是功亏一篑?” 戴山时神色淡淡:“人生在世有时候不过是一个‘赌’字,万幸的是我们赌赢了,而他们赌输了。” 雨滴顺着屋檐落下,虞燕心中叹了一口气,最后转开话题认真地看向戴山时:“此番京中事务基本上都结束的差不多了,那接下来你打算去哪?回徽州准备今年开恩科的秋闱还是去西北那边帮鸣琳做事?” 戴山时摇摇头,他从袖中摸出一本薄薄的册子递到虞燕面前。 “这世上的名山大川数不胜数,我幼年起就跟随祖父四处游历,哪怕如此却也依旧见识有限。” 他一笑起来,幼年时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骄矜肆意顿时又涌现出来,犹如盛夏七八月的烈阳。 “你知道的,我从小就觉得自己该是和他人都不一样的,现在也是如此。功名利禄于我而言不过浮云一场,想要青史留名的路也远远不止这一条。” “额林珠,我想出去看看,效仿前明的徐霞客那样绘出名山胜水留给后世。” 虞燕低头看向手中的红册子,上面绘制的是西宁那块地方的山水地貌以及人文风情,再往后翻则是江南地带他曾去过的大山小水,里面有些字迹还颇为稚嫩,应当是他年幼的时候跟着戴老先生到处游历记录下的。 “山川之奇,非有志者不能穷其胜。”虞燕抬头看向戴山时眉眼弯弯,“既然如此,此去千里,惟愿天公作美、山灵垂佑……愿君一路顺风。” 戴山时勾起唇角给她作了一揖,随后拿出一个封好的盒子递到她面前:“这个送你。” “这是什么?”虞燕好奇地刚想打开,却被戴山时拦住了。 他撇撇嘴:“我也不知道自己以后会跑去哪里,回京麻不麻烦,你马上就到要成婚的年纪了,万一哪一日就突然成婚了,我......我们都认识这么久了,总该算得上一句朋友了吧?这东西就当是我送你的新婚贺礼了。” “也不是什么多名贵的东西。”他揉了一把脸,“诶呀,反正等到时候你再看吧!我先走啦!” 说罢便是一个转身,步履匆匆就往外走去。 “戴山时!” 戴山时顿下脚步,身后传来少女带着淡淡笑意的声音:“还是那句话,山高路远,珍重。” 第97章 送嫁她不是谁家的夫人,也不会是谁家…… 戴山时走后隔了没两个月鸣琳就从西北那边回来了,她这次回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成婚。 婚约的履行者就是戴家未出事前订下的方家长子,当时方家对外只说了是跟戴家女儿定下婚约,所以哪怕姐妹两个换了身份,婚约依旧可以履行。 之前方苞因为牵连到戴家的事里全家都被夺了官职判流放,后来刚方家变卖完徽州的老宅准备将银子拿来打点,康熙就下了恩旨免了他们流放的罪名,还命方苞入翰林院任职讲师,故此方家就干脆在京中置办了宅院。 几个月前方夫人就已经派人将聘书送去了徽州,后面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流程都走完了,等鸣琳回到京中的时候戴老夫人和鸣琳、鸣琅的父母也从徽州那边赶过来了。 京城里原本戴家的宅院因为流放一事早就被官府收回房契拿出去拍卖了,最后是被虞燕买下的。 原本戴家人是打算重新在京城内给鸣琳置办一处出嫁的宅院,还是虞燕拍板将戴家原先的宅子送给鸣琳当作她的添妆,又找了专人洒扫驱尘种植花木,等到七月初的时候鸣琳也就到京城了。 婚期定在八月初一,这日子说来也有意思,恰巧是宋代时候流行的天医节,用来祭奠黄帝和岐伯的。只是如今这个节日过的人越来越少,所以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一别四年,姐妹两个站在一起已经不会有人分辨不出她们俩了。 西北的戈壁黄沙淬炼了鸣琳的体魄,或许是因为一直在行商和治病救人的路上的缘故,她从前常穿的浅色衣裳一概换成了深色,原本瘦削的下巴倒是微微长出了肉,变得温和柔润,唯有那双向来温婉顺从的眼眸变化最大,少了一份和顺却多了一份坚毅。 戴家其余女眷只和她分别了一年有余,倒是不太陌生,只有鸣琅站在远处有些近乡情怯。 她们是从娘胎里就一起长起来的双生姐妹,从来没有分别过这么久的时间。 “鸣琅?在那杵着干嘛?鸣琳可是给你从西北那边带了东西回来。” 虞燕看她还站在原地恍惚,连忙朝她招招手,等到鸣琅犹犹豫豫站过来后朝鸣琳眨了眨眼,她立刻心领神会将手中早就准备好的昆仑玉戴到妹妹的手腕上。 昆仑玉又名青海玉,质地细润清爽,鸣琳自个手上也带了一个。 “姐。”鸣琅别别扭扭地坐到鸣琳身畔,一旁的戴老夫人和戴二夫人忍不住都捂着嘴笑了,她们什么时候见过鸣琅这个样子,从前在家中的时候她和戴山时两个那分明都是小霸王样式的人物。 “我听人说西北苦寒,你跟着商队一直在路上奔波,有没有给自己把过脉看看?” 万事开头难,她起了个头后面的话说出来就顺畅的多了:“我听格格说你这次带着商队前往西宁那边救治瘟疫,疫病横行,也没有专门的医官坐镇,你胆子怎么那么大?万一出什么事怎么办?” 她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鸣琳脾气还是很好地应着:“医者不自医,不过你放心好了,行商路上我们肯定会带着大夫,十天半个月请一次脉,我比在家中的时候气血还足两分,身体状况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至于西宁瘟疫一事......”鸣琳低头笑笑,“我等为医者,自当效先贤之道,以仁心济苍生。” 她从前学医的时候就下过决心,数年来没日没夜地苦读《灵枢》、《素问》,几乎手不释卷,除了帮着虞燕处理商事外别的时间都花费在医书研读上,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使百病得解,使百姓得活。 “离婚期还有一个月,还要准备什么东西么?需不需要我帮忙什么的?” 虞燕转过头好奇地看向鸣琳,她穿越至今鸣琳应该是唯一一个同龄并且她能亲眼见到出嫁的女孩子,对于清代的婚礼流程她还不是很清楚,如今有机会见证一下她自己也有些激动。 初见的时候她们也都只有六七岁,如今一转眼都已经双十年华。 “东西该准备的早就准备好了,江南那一带嫁女儿都是从小就开始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