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非常不舍吧! 叶婉书看了一眼两个匣子,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就示意瑞雪去拿自己厢房柜子里的一个匣子。 瑞雪拿来的匣子一共三层,是一个妆奁匣子。 叶婉书当着三个妹妹的面把匣子打开。 第一层是满当当的玉佩钗环,金的玉的宝石的都有。 这些应该是叶家的首饰铺子特意送过来的,件件都是珍品。 第二层是满满当当的两层金锞子,都是笔锭如意的花式。 第三层却是一沓银票。 “宁姐儿,这些东西我是想着等我走的时候再给你的。 现在一想,不如现在给了你! 你不要嫌弃这些东西太俗,你嫁到瓜州之后,这些东西都能用得着。 韩家家境不如叶家,你少不得要填补些嫁妆进去。 你记得,嫁妆是你的,是叶家给你的傍身之物,万不可交到别人手中。 你夫君又一心只读圣贤书,不问家务,你可一定要把这些东西拿好了。 钗环首饰你留着戴,让你的大丫鬟都登记造册,记好了,即使送人了也要记得去处。 金锞子你留着赏人,叶家不缺这些东西,用完了差人回来说一声。 不管是祖母还是母亲,都会给你备上的。 还有这些银票,一共三千两,你一并算到嫁妆里。 记住我的话,你要想在韩家把日子过好了,当个硬气的正头娘子,就一定要把这些嫁妆抓牢了。”叶婉书正色说道。 叶宁书郑重的点了点头。 她知道,大姐姐说的这些话都是为她考虑。 “大姐姐,你以后一定要常来信!”叶宁书突然抓着叶婉书的手说道。 “好!我们都要经常通信。 秀姐儿,辞姐儿都一样,都会经常通信。” 叶宁书终于难得的笑了起来。 叶辞书和叶秀书也跟着笑了起来。 只是笑了一会儿之后,叶秀书就笑不出来了。 “你怎么了?有心事?”叶辞书问道。 “我在想,大姐姐给二姐姐送了这么厚的添妆,我是不是也要拿出来这么多啊! 我有点舍不得送这么多怎么办?”叶秀书哭丧着脸说道。 正感动的叶婉书和叶宁书…… 这个三妹妹,惯会破坏气氛…… 第97章 嫁妆 原本叶辞书想的是等进京了再把给叶婉书的添妆送过去。 现在一看,还是早点拿出来吧! 早点拿出来也好早点登记造册,要是等到了京城了,大家都忙着叶婉书备嫁的事情,谁知道会出什么乱子呢! 就这样,叶辞书和叶秀书在第二天就把给叶婉书的添妆送了过来。 两人送的都是一套珍珠头面外加上一套宝石头面。 叶婉书高兴,说等到自己有闺女后,一定把这些头面都给闺女。 叶婉书作为叶家这一辈的大小姐,母亲还是当家的李氏,来添妆的人还真不少。 外面的亲朋好友送的多是首饰钗环。 相比起外人来,家里人送的可是真的就是五花八门了。 从叶老太太开始,老太太给了京郊的一个农庄做添妆,听说那个农庄是个五进的大宅院,连着农庄的是五十亩良田。 另外还给了金陵一个米粮行。 当然,这是明面上给的,私底下还给了不少的古董珍宝和其他的铺子。 叶家大夫人送的是两套头面并十匹上贡的锦缎,另外还有整整两匣子拇指大的南珠。 叶家三夫人除了和叶大夫人一样送了两套头面和锦缎外,另外还送了两株三百年的老参。 剩下的那些姑嫂们也都按着商量好的送了首饰头面,大毛料子,或者是自己亲手做的装了宝石珍珠的扇袋荷包。 总之,参观完大家给叶婉书的添妆,叶辞书和叶秀书都咂舌。 这光是添妆就比一般大户人家的嫁妆要多了。 “你们俩别眼馋,等你们出嫁的时候,嫁妆也都不少。 公中给的都是一样的。 私下里我也一样给你们添点东西。”李氏在一旁笑道。 叶辞书和叶秀书点头。 的确,公中给的嫁妆都一样,非常丰厚,实实在在的一百二十抬。 叶家女子出嫁都是这么一个标准。 唯一的差距就是亲娘私下给了多少,私下添置了多少。 就像是李氏,叶婉书是她唯一的女儿,那嫁妆是从叶婉书出生的时候就开始预备了。 叶婉书给妹妹们看过嫁妆单子。 李氏私下准备的嫁妆一点都不比公中出的嫁妆少。 再看看比叶婉书迟个三个月嫁人的叶宁书的嫁妆。 除了公中出的标准嫁妆之外,苏姨娘也就给了一个姑苏城外的农庄和瓜州的一个铺子。 哦,还有两套苏姨娘自己不戴的宝石头面。 对此,叶二爷也对苏姨娘颇有意见。 这些年有什么好东西就往苏家母子那边送,亲女儿要出嫁了,反而拿不出东西来了。 就这样,在有条不紊的忙碌中,叶家迎来了送叶婉书进京备嫁的日子。 二月十八这天,从丑时开始,叶家的下人们就开始将嫁妆装车。 已经有一大部分的嫁妆陆续送到京城,剩下的这些只是小部分。 说是小部分,但也装了足足二十辆大车。 加上叶家老太太,叶二夫人,还有叶婉书,叶辞书,叶秀书并那些丫鬟仆妇小厮家丁。 队伍非常长。 为了以防万一,叶家商队惯用的镖局护着队伍往京城出发。 这些人很多都是从军中出来的好手,二十多年来一直护着叶家的商队,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他们护着送亲队伍进京,叶家人都很放心。 “婉姐儿的好日子是三月二十八,之后回门,还有其他的事情,估计我们要到四月中旬才能回姑苏。 按时间算的话,宁姐儿的事情正好也能赶上。” 马车里,叶老太太随着马车的晃动,不紧不慢的说道。 侧坐着的李氏忙点头。 “按时间是肯定能赶得上。 虽然我们都去京城了,但是大嫂和弟妹在姑苏操持着这些事情,不会出乱子的。 这也是没让宁姐儿跟着一起来的原因。 趁着这段时间,让大嫂和弟妹多教教宁姐儿。 好歹以后也是当家主母。”李氏笑道。 叶老太太点点头,暂时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看窗外。 李氏见叶老太太不说话,心里有点惴惴的,但有些话她还是要说。 “母亲,宁姐儿的嫁妆……” “怎么?她不满意吗?”叶老太太问道。 “不是不满意,宁姐儿您也知道的,对这些东西好像都不在意。 公中出的不少,叶家出的嫁妆就没有不体面的。 但和婉姐儿比起来,还是差了不少。 儿媳想着,要不公中再给添点儿吧!两个丫头出门子的时间隔的不远,就怕有心人比较。 差的太多的话……”李氏小声说道。 叶老太太哼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