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狼书屋 > > 大渝筹算师 > 分卷阅读36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67(1 / 1)

是有一个。 八大商行里的顺记商行最大的一艘商船在从苏禄岛离开后,突遭海上旋涡,整条船都沉了。 其他的,没有听说过。”陶朱公立刻说道。 叶辞书点了点头,转而又问了一个问题。 “公爷,那这三年来岭南的商贸一直都很稳定是吧! 毕竟我看了那些账本,三年来交的赋税基本都保持在一个标准。 上下浮动不超过一万两银子。” 陶朱公点点头。 “嗯,岭南那边的税赋一直都很稳。 卖出去的东西是有数的,除了大渝自己消耗的,其他的运到海外卖了,数量每年差不多。 除了岭南那边个别的地方稻米一年三熟了,运到外面多了一点,其他的都很稳定。 海外进来的货物,更是每件货物都要登记的。 所以,岭南的税赋一直很稳。”陶朱公笑道。 虽然他不知道叶辞书问这个的意思是什么,但肯定是个问题。 果然,叶辞书也不藏着掖着了。 她从自己的手腕上摘下一串金琉璃珠串放在了陶朱公面前。 这是初一那天,她去春不晚和十二爷喝茶,寒酥跑出去逛街特意给的她买的。 五两银子! 叶辞书当时还很惊讶。 “公爷,这串琉璃手串是我的丫头在京城的博古斋里用五两银子买的。 这样的手串在三年前值多少银子呢?”叶辞书问道。 陶朱公的眼睛立刻眯了起来。 他拿起叶辞书放下的金琉璃手串看了看,脸色立刻严肃起来了。 “五两银子买的?你确定不是五十两?”陶朱公追问。 叶辞书摇头。 “就是五两银子,金琉璃手串五两银子。 白琉璃手串三两银子。 京城博古斋的账本上应该可以看到这些账的。”叶辞书肯定的说道。 陶朱公的眼神一下子就凌厉起来。 第395章 基本规律 陶朱公很快就意识到不对了。 三年来,岭南八大商行的税银都是固定的,但是市面上很多商品的价格却比之前降了这么多。 这也就是说从番邦进来的货物比之前要多了很多。 物以稀为贵,当以前稀罕的东西不值钱了,那说明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 或者说当地已经出现了替代品…… 琉璃的烧制技术…… 陶朱公很清楚,目前大渝暂时没把这项技术研究透,还烧不出这么好的琉璃出来。 在某个海外的国家,他们的琉璃烧制技术成熟,做出来的琉璃制品美轮美奂。 大渝人非常喜欢那些看起来很精美的东西,大户人家都以能有一两件的琉璃制品为荣。 陶朱公看着桌上叶辞书拿下来的手串。 “这也就是说在岭南那边,八大商行里有人私自从番邦运货物进来。”陶朱公慢慢说道。 叶辞书很好奇,为什么陶朱公会这么说。 “会不会是……其他的一些小商行干的呢? 毕竟这东西利润高,从番邦弄来不值什么钱,但是往内地一送,价格至少翻番。”叶辞书忙说道。 陶朱公摇了摇头。 “琉璃一向是从番邦进口的大宗物件。 八大商行对这个管控的非常严格。 谷贱伤农虽说用在农民身上合适,但用在那些商户身上,一样是这个道理。 叶少卿,你没去过岭南,不知道那边八大商行对商贸的把控有多厉害。 要是世面上出现了低价的琉璃制品,或者说有小商行偷摸的运了一批琉璃物品进来,八大商行的人肯定会第一时间知道的。 像现在这种以五两的价格出现在京城的事情…… 不可能发生。”陶朱公摇头。 叶辞书明白陶朱公的意思了。 八大商行是共同体,要是放到现代的话,这八大商行就相当于是一个联盟或者商会。 他们互相扶持,互相监督,有时候也有竞争。 但面对大的利益的时候,他们肯定会站在一起的。 对于番邦来的商品,他们有着自己的定价体系。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f?ǔ?????n????0????⑤?????ō???则?为?屾?寨?站?点 他们怎么可能允许市场上出现这么低价的琉璃…… 时间一长,要是让大渝人谁都买得起琉璃制品了,他们以后也不用从番邦弄这些东西来卖了。 所以,市场上出现低价的琉璃制品,还出现在京城了,肯定是八大商行里的人搞出来的事情。 “叶少卿,我先回去查查八大商行到底出现了什么事情? 你放心,最多三天时间,就会给一个说法的。”陶朱公认真说道。 叶辞书赶忙躬身揖礼…… …… 看着陶朱公背手离开了,叶辞书这才长舒一口气。 怪不得大家都说陶朱公是陛下搂钱的耙子呢! 自己只说了三年税银过于稳定,琉璃价格大降,陶朱公就想到其中的问题了。 果然是做生意的好手。 怪不得不管是北地还是岭南,都有陶朱公的影子在呢! 现在西南…… 好吧,陶朱公不在那里,但陶朱公看好的三姐姐在那里…… 依三姐姐那连做梦都想着做生意的性子,肯定也不会差的! “四小姐,琉璃的价格降了不是好事吗?”陪着叶辞书的沈默默小声问道。 以前觉得金贵的东西突然价格便宜了,难道不是好事吗? 就像自己有一对琉璃小猪,自己可喜欢了。 但有一次拿出来把玩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只,当时就摔的稀碎了。 可把自己心疼坏了。 要是琉璃价格便宜了,自己好像也不会这么心疼了。 叶辞书只得和沈默默小声解释。 “郡主,这事情只是一个例子。 您看着这只是一个琉璃的价格。 但这背后的事情呢!这次是琉璃,那下次呢? 八大商行能控制琉璃的价格,那就能控制其他商品的价格。 我给您举个例子吧!比如说在某个地方,大家平时都是靠种地生存。 每家每年种出来的粮食能卖个十两银子。 但有一天,突然从外面来了一批粮食,价格只有原来粮食的一半。 你说,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叶辞书问道。 “大家肯定去买便宜的粮食去啊!”沈默默立刻说道。 “对!大家都去买便宜的粮食了,原本靠着种地为生的人却遭殃了。 他们种地种的越多,亏的越多,甚至可能说都卖不出去了。 那到最后,还有人种地吗? 更可怕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镇海王父子……” 叶辞书话没说完,只是看着沈默默。 沈默默细想了一下,也发现了这事情好像真的挺严重的。 刚刚自己在旁边听了好一会儿,原本还奇怪呢,为什么要严格控制很多东西进入大渝呢! 合着是这个原因啊! 还有,镇海王父子遇袭,虽然消息被压了下来。 但该知道的人还是都知道了。 母亲这两日不是一直往镇海王王府跑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