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衣服要布票的,布票就那么多,每年都紧紧巴巴凑一起才能添件衣服。 娟子有两件外套已经算是多的了,就算有钱,谁家也没那么多布票多做几件啊。 徐桂芳说完也想起来娟子恐怕就这两件衣服,她也开始愁了。 “娟子这,她嫂子跟你的衣服她恐怕穿不上,别戴这纱巾算了。” 王婶子跟她大儿媳二儿媳都只有一米五几不到一米六,跟王娟的身高差太多了。衣服做的再宽松,王娟也穿不上。 无奈,王婶子只能被迫放弃了让王娟再戴红纱巾的想法,将它还给了大儿媳,然后王婶子看着身上光秃秃的王娟开始了新一轮的发愁。 王娟倒是看得开:“就这样呗。妈你别折腾了,反正我平常就是这样。我早都说了像我平常那样就行,你非要折腾来折腾去的。有必要吗?为了一个相亲这么折腾,都不一定能成。” 王婶子瞪眼看向闺女:“你就别上心吧,到时候人家看不上你正好高兴是吧?你是不是还想着那个刘志斌?” 王娟真是服了,好好的她妈怎么又想到刘志斌了。 “我不喜欢刘志斌了,上次咱不是都说清楚了吗?刘志斌刘志斌,你怎么什么事都能扯到刘志斌!” 她都说不喜欢了,她妈怎么就是不信呢。 王婶子才不信王娟这话。 她又不是没经历过那个时候,她做小姑娘的时候又不是没有喜欢的小伙子。即使爹娘不同意,那也偷偷喜欢了好长一阵子,后来是长时间不见才淡了那份儿感情。 年少慕艾,这才过了多长时间,那是说忘就能忘的吗? 眼见母女俩要吵起来,徐桂芳连忙左右两头劝:“行了行了,都少说两句。娟子你别上火,你妈是为了你好,说话冲了点你别放心上。宝霞啊,你也别发愁,别说孩子,今天跟人家周家小子相看呢别扯刘志斌,相信咱家孩子,啊? “咱娟子本来就是这样,人家周家父母也知道娟子啥样,既然同意相亲就代表人家不看重那些。这样,我记得你家二媳妇儿不是编头发手艺好?你让她给娟子编一个辫子,戴个红头绳也不算单调。” “只能这样了。” 即使王婶子再怎么想给闺女打扮,现实条件摆在这里,她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最后,王娟由她二嫂给编了一个辫子绑上了红头绳,收拾得精精神神的等着周子安跟他母亲。 周子安跟他母亲来的挺早的,差不多媒人刚到没多久人就到了,估摸着应该是刚上工的时候就从周庄大队出发了。 周母是正经想跟王家做亲家的态度。她来的时候带了两斤五花肉,一只鸡,十八个鸡蛋。 只看拿的东西,也知道人家这是看重自家闺女。 王婶子把东西接到手里的时候,整个人都对周家满意了几分。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B?u?Y?e?不?是?ⅰ????μ?????n?Ⅱ?????????????ò???则?为?屾?寨?站?点 自家准备的饭菜也才有几个鸡蛋跟一只鸡一斤五花肉,剩下来都是地里的菜不值钱,这饭又不是光人家周家母子吃,人家拿这些东西基本上是把这顿饭用的所有东西全都包圆了。 就冲着态度,她就对周家满意了! 王婶子一边说着“怎么这么客气带这么多东西”的客气话,一边观察起来相亲事件的另一个主人公——周母身旁的周子安。 周子安个子挺高的,王婶子瞧着比她家娟子还要高几分,应该能有一米八。 这大个子一出来,态度礼貌恭恭敬敬地喊着她“婶子”,又白白净净文文气气长得跟个姑娘似的,瞧着就符合她家娟子对“小白脸”的要求。 王婶子更满意了。 好好好,这周家小子真会长啊,这次相亲稳了,她看**成儿能成! 周子安跟王婶子问好的时候,媒婆一个劲儿地夸着小伙子真礼貌,给周子安夸得脸都红了。 王婶子招呼着周家母子进。 一进去,周子安眼睛迫不及待地在堂屋搜寻,想看看王娟到底在哪。 王婶子没看到,徐桂芳是把他的反应全看在了眼里,此刻跟外孙女讲起来都是满脸的笑容。 “你是没看到啊,周小子那样儿,一看就是早都对你娟子姐有点想法了。” 徐桂芳说的闻怀溪好奇死了,不停地追问着“然后呢然后呢?” “然后啊,”徐桂芳笑得脸上的褶子都出来了,“你娟子姐一出来,那周子安眼睛都亮了,跟长你娟子姐身上似的追着跑。” 周子安见到王娟地那一瞬,眼睛蹦出来的亮光能把徐桂芳射瞎,这模样是个长眼睛的都能看到他是喜欢王娟了。 周母也不怕亲家笑话,笑着揭了自家儿子的老底,“我家子安一直喜欢娟子呢,之前听说娟子喜欢别人别提多伤心了。” “真的啊?” 王婶子第一次听到这种事。 她家闺女在小伙子堆里一向是不受欢迎的,乍然一听有小伙子一直喜欢王娟,王婶子惊讶地嘴都合不拢了。 她就说这个周子安合适! “真的!” “妈!” 周母和周子安的声音同时想起,伴随而来的还有周子安红透的耳根。 周母迫不及待地想把王娟这个儿媳妇给自家儿子定下,一点不在意周子安害不害羞,叭叭地讲起了她家儿子的“暗恋史”。 其实周子安小时候就很喜欢王娟了。 别看周子安现在有一米八,他小时候长得瘦小,还害怕虫子,经常被班上那些高高大大的男同学欺负。 周子安自小爱干净,又是一个文静的性子,自小都从来不会跟村里那些小子一起上山下河调皮捣蛋。 周子安小时候最爱做的事,便是每天跟在自家妈身后帮她做点什么,一个小子愣是比姑娘还贴心几分。 没上学那会儿,村里就有那些爱说闲话的说不清是嫉妒还是什么,总聚一起说周子安天天跟个姑娘一样,不像他们家小子那么淘气,长大后该不会跟人家女娃娃一样吧。 周子安路过她们,几个人还要当着周子安的面儿不分轻重的开玩笑,周子安甚至被说哭过。 自家儿子哭了,周母很是生气,追问原因后喊了自家丈夫直接去找那些人家里,问人家的嘴为什么这么长这么臭,我家儿子什么样儿关你家啥事。 通常这种情况下,虽然有些不讲理的会觉得周家一家子小气,开两句玩笑都不行。可人家找上门来了,他们也会赔礼道歉给周家一个交代。 那些人被家里教训以后,不管心里咋想,明面上的确是不再说周子安像个姑娘这些话了。 周母才不管她们心里到底咋想,只要不在她儿子面前说,别惹她儿子哭,她就无所谓这些。 等后来周子安上了小学,那几个多嘴的家里孩子同样上了小学。 周子安上小学的时候,本来能上学的姑娘就少,大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