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狼书屋 > > 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 > 分卷阅读11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13(1 / 1)

他们这种农家来说是真的没啥用,平日里根本用不着。 而且周子安是有一块手表的,对于看天吃饭的他们来说,用他那块尽够了。 周母是真心实意想给王娟买手表的,一开始并不同意王娟的话。 她觉得这么些年家里没缝纫机都过来了,无所谓买不买。 但是她儿子有一块手表,给新媳妇儿买了手表刚好跟她儿子一人一块。 可王娟态度坚决。 周家最开始商量的就是三大件买什么主要看女方那边要啥,既然王娟坚持要缝纫机,周母便点了头,心里却对这孩子更满意了。 虽然她想要给儿媳妇买手表是真心实意的,可儿媳妇这么善解人意她也肯定开心啊。 她闺女当时出嫁的时候便要了一块儿手表,年轻姑娘听到能拥有一块儿自己的手表哪有不心动的? 她儿媳妇肯定是心疼她做这些活儿累,这才要了一个缝纫机。 周母坚信这是她儿媳妇心疼她,不接受反驳。 这就是她戴滤镜看人了。 王娟真的就是方便而已,也是真心觉得手表没啥用。 她解释了,但是周母不听。 周母心里琢磨着既然这次没买上,回头一定让周子安好好努力,小两口自己奋斗了再买也成。 儿子挣钱给媳妇儿买的,也比他们这两个老的买更让人高看一眼不是? 打定主意后,周家就寻摸着换自行车票和缝纫机票了,最终在农忙开始后不久,她女婿帮忙从城里一个亲戚那里换到了自行车票。 拿到票的当天,周母就喊上王娟一起去挑了一辆凤凰牌的自行车。倒是缝纫机票一时没换到。 本来这种大件儿的东西就少,票不好换,周家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换到自行车票已经算是幸运了。 至于缝纫机,那个亲戚说了会帮他家留意着。 周家为了表明态度,直接把买缝纫机的钱跟彩礼一起送了过来给王娟拿着,说换到票以后她随时买,想买哪个牌子就买哪个牌子,钱不够就要,别的自家人不插手。 这样的行动,王家是一点错都挑不出来,对周家的态度满意得不得了。 双方都有心跟对方好好相处,两家的关系自然是突飞猛进,一时间根本让人看不出这两家是才成为亲家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双方关系好了好多年了呢。 言归正传,闻怀溪几人吃过饭便一直在王娟的房间里陪着人,等着周子安这个新郎官的到来。 吉时刚到,周子安就顶着一张灿烂的笑脸来接王娟了。 周王两家的婚礼举办的没有很繁琐。 堵门藏鞋这种活动女同志们都是象征性地闹了两下,便让开门放周子安进来了。 一进王娟闺房,见到被精心打扮的王娟的那一刹那,周子安着急的步伐顿住了,整个人木愣木愣地呆站着,嘴角的笑容是越勾越大。 周子安直白又深情的目光直直地盯着王娟,王娟难得有点不好意思,脸上害羞的晕红都貌似更深了一些。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别过了头,错开了周子安紧盯着她的目光。 周子安上前一步,羞涩又坚定道:“娟子,我来接你了。” 继而弯下腰拉起王娟的手将她从床上拉了起来,攥紧王娟的手,带着人并排往出走。 周子安唯一的姐姐嫁给了一位军人,他此时穿了一身姐夫的八成新军装,衬得本就高大的身躯更是挺拔了几分,跟一身红色连衣裙的王娟两人站在一起很是般配。 第58章 这下彻底是人家周家的人了啊。 出了门,周子安和王娟分别牵了大红花的两端,俊男美女十分耀眼。 正式改口叫完爸妈,两人拜别了王家父母。 周子安骑着崭新的自行车,带着心爱的姑娘在一众人的簇拥下回了自己家里。 到这里,女方这边的事儿差不多就完了,只有少部分和女方关系近的亲朋邻里会被邀请去男方家中吃酒,其余人拿了喜糖就可以散了。 待所有来帮忙的村里人走后,王家的这些亲朋好友们收拾收拾跟在接亲的队伍后出发,婚礼的热闹也从王家转移到了周家。 婚礼的正时间是中午一点半,这会儿周庄大队的妇女们忙着洗菜择菜,老少爷们也忙着搬东西,整个周家拥拥挤挤一片忙碌。 周家就这一个儿子,很可能近二十年就办这一次事儿,周父周母自然想给自家儿子整的好好的,基本上家里能喊到的亲戚都被叫了来。 人多了,再加上队里这些来帮忙的人,最后周家算出来了四十桌席面。 四十桌的酒席在这个时候不算少了,更别说周家准备的菜色还算不错,周庄大队谁家不说周福家是大手笔? 就连周边几个大队的队员,听说了这件事也暗自咂舌。 他们可是知道周家婚宴的大厨是周母专门请了娘家那边一个有名的做席面的老师傅的。 本来老师傅年岁渐长,手上开始没劲儿,已经将所有的手艺传给了儿子,放话从今年开始就不干这行了的。 可周王两家婚事定的匆忙,他儿子老早被定走了。周母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席面师傅,又不想让自家儿子一生仅有一次的婚礼委屈,便专门跑回娘家求了老师傅。 周母娘家跟他家有点亲戚关系,平日里又来往密切,架不住央求,周母给的酬金又确实多,他便破例来了这次。 周边几个大队现在当家的中年人,几乎全是吃老师傅做的席面长大的,他做菜的手艺十里八乡都信得过。 见周家能请得动已经不打算做席面的老师傅出山,参加婚礼的众人惊讶不已。 大家暗自思量着今天婚事的里里外外,再想想刚刚看到的那些食材,还有那辆崭新崭新的自行车。 这一场婚礼真可是看出来了,只养两个孩子确实省钱,周家真是比他们富裕不少。 有些家里有闺女的人家开始在心里后悔没在一开始就抓住周子安这个金龟婿,反倒是让王娟这个外村的捡了便宜。 毕竟大队里大部分人家都不止一个儿子,婚礼是能简则简,一般能有二十桌就算是正常规格的婚礼了,也不可能出高价就为了一个做席面的师傅。 甚至有些揭不开锅的家庭直接让自家炒菜最好吃的媳妇做席面,就是为了能省下一点钱。 哪能像周家似的,恨不得什么都给周子安安排上。 他们总不能为了一个儿子结婚就不管其他儿子了吧? 别的孩子是要有意见的。 但是想想周家就这一个男娃,他们倒是又可以理解几分了。 就这一个嘛。 他们虽然穷了点,但不像周家这样人丁稀薄。 能给家里传宗接代可是不少人心中引以为傲的事情。 想到这儿,来帮忙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