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46章(2 / 2)

【回复7接上 对了还有一个叫做赵友钦的人,应该是洪武年间的人,他写了一部《草象新书》对小孔成像技术进行了实验,并将自己做出的实验理论记录下来。仅这一本书,就领先西方数百年!】

【回复8接上 对于基础理论方面,我觉得宋朝张载所注的《正蒙》和《正蒙注》都是很好的启蒙教材,也可以用于教学中。】

宋朝。

宋仁宗:“张载?可是朕知道的那个张载,朕记得希文曾同朕提到过此人。”

章得象:“正是此人。不过他如今也才二十多岁,这两本书他应该还没有著出来。亦未考中进士,入朝为官。”

宋仁宗虽然有些失望,但是最起码已经确定此人是大才,便道:“无妨,将他招来,正好可以在朕的理工院中钻研理学。”

章得象:“臣一会儿就去办。”

洪武朝。

朱元璋:都听到了吗?这些书都听到了吗?还不去给朕找来。还有这个赵友钦,立即将他给朕找到,朕要看看他这个“小孔成像”究竟是什么东西。

朱棣/朱标:儿臣遵命!

【回复9接上 至于化学,其实当时的很多方士都精通此道。不过古代的达官贵人痴迷于炼丹,舍本逐末下,化学的发展很不稳定。】

【回复10接上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说回咱们的始皇陛下了。up主之前也盘点过,以前流传很广的焚书坑儒之说,乃是谬传,他真正坑杀的是方士,就是帮他炼药的人。】

【回复11接上 但是有一说一,方士其实就是古代的化学家。而火药此物的发明,也要归功于化学的发展。只不过当时的方士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故而只能招摇撞骗了!】

秦始皇:方士就是化学家,更是发明了火药?

好像也可以留他们一留,有朝一日不必将他们全部坑杀了!

【回复12接上 同化学相呼应的就是生物学,生物同化学相辅相成,正如华夏早期阶段,巫医不分一般。】

【回复13接上 其实炼丹术同西洋医药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可惜还是那句话,方士从根子上就走歪了,自然让“丹药”无法得到正确发展。】

【回复14接上 化学和生物的飞速发展,正是后世西洋医学的基础。虽说我华夏的中医也十分发达。但同中医的宏观不同,西医的治疗注重微观。两相结合,只会事半功倍!】

嘉靖帝:所以我这丹药还练不练,练好的丹药还吃不吃呢?

正德帝:这玩意儿,实在不是朕的菜,朕还是更喜欢“火车”。不行的话,“蒸汽汽车”也行。再不行,给朕造出辆“自行车”朕也是开心的。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