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待冲喜新娘子嫁了过去,若是卓槿安还醒不过来,她便要陪他长眠地下了。 青凝如此想着,却毫不犹豫签下了那婚书。 待签完婚书,她笔尖点了点,蜿蜒着绘出了一张镇江的地形图,她自小长于江南,又常跟着父亲行商,对南边的地形再熟悉不过。 青凝想,若是出了这崔府,入了镇江便能找机会逃脱了,届时山高水远,她同崔凛再不相见。 第56章 出嫁 晚间起了风,夜里又下起雪来,散入珠帘湿罗幕,吹灯窗更明。 第二日一早,这雪纷纷扬扬,依旧没有止息的意思。 青凝站在窗前看了会子雪,忽而唤鹊喜:“鹊喜,拿了蓑衣来,咱们去水墨坊瞧瞧杨嬷嬷。” 鹊喜一愣:“娘子,这样大的雪,怎好出门,不妨等雪霁天晴了再去吧。” 青凝却不依,执意让鹊喜去拿了蓑衣斗笠来,依着卓家急迫的样子,她怕晚了,便没机会再见杨嬷嬷一面了。 青凝让角门上的平安给聘了辆车,在水墨坊下车时,抬眸瞧见隔壁丽锦堂招牌两侧的红绸都撤了,反倒是换成了白绫,有些凄清的诡异。 青凝自然猜到了这其中缘由,只撇了一眼,便进了水墨坊。 吴掌柜正在前厅教崔宜看账册,瞧见青凝进来,犹豫着诉了声苦:“陆娘子,前些时日托你找个账房先生,你怎得.....怎得给送了个小娘子来.....” 崔宜虽跟青凝学了几日算术,可真正看起账本来,难免有疏漏,吴掌柜不放心,她理过的账册还要自己再过一遍手,凭白耽误事。 崔宜站在吴掌柜身侧,涨红了一张脸。她有些羞于见青凝,陆娘子将她从三房的火坑里捞出来,她憋着一一股劲,要好好报答她,不成想自己连账本都理不好。 青凝脱了蓑衣,瞧了崔宜一眼,对吴掌柜道:“劳烦吴掌柜多些耐性。阿宜是个机敏的,她头一回看账本,难免思虑不周,你多教导她几句,想来不日便能接手了。” 崔宜一愣,总是卑怯的眼里浮起细碎的光来,她有些木讷的不知说什么好,只想着给青凝磕几个头。 只她还未弯下身,却被青凝扶起来了:“你不必跪我,日后这水墨坊,还有清河秀坊,便交给你跟吴掌柜了,你可要替我打点好了。” 青凝说完,便去了后院看杨嬷嬷。杨嬷嬷自打入了冬,便有些精力不济,枯瘦的双颊还带了些病态的潮红。 青凝一愣,许多的话便也不敢说,只是叮嘱她莫要劳累,好生将养。 从水墨坊回来,青凝远远见白芷打了一把油纸伞,从碧水桥上走来。 青凝便招呼道:“白芷姐姐哪儿去?” 白芷走的近了,手里捧了几支萼绿花白的梅花:“今日园子里的绿萼梅开花了,给老夫人折几支插梅瓶去。” 白芷顿了顿,又打量着青凝取笑道:“陆娘子哪儿躲懒去了,你的聘礼都送来了,也是要做新嫁娘的人了。” “聘礼?”青凝微微愣了愣。 白芷便道:“是了,四夫人正在立雪堂同老夫人商议送亲的日子呢。” 今日这样大的雪,卓家却一刻不愿耽搁,卓家大夫人竟是冒雪送了聘礼来,从府上角门进来的,悄声儿送去了四太太的松思院。 那厢立雪堂中,叶氏正同崔老夫人道:“卓家送了聘礼来,卓家大夫人同我商议,要后日来接青凝去镇江待嫁。” 雪还未停,便急着来接人,崔老夫人自然也觉出诡异来:“这雪天路滑,后日便要启程?若论起来,这聘礼该是卓家大郎亲自来送的,从始至终,竟未见那卓家大郎的面。” 崔老夫人喝了杯茶:“不若再等等,总要见那卓家大郎一面。” 四夫人一时噎住,不妨白芷走了进来:“老夫人、四夫人,你们瞧,今日这绿萼梅果真开了。” 崔老夫人笑着点点头:“快去把那梅瓶插了。” 崔老夫人说着,又想起一桩事来:“前几日凛儿从闺秀送的贺礼中,选出了一只香囊来,荷叶绿的,上头还绣了雨后清荷,你去看看是谁送来的。” 白芷应了一声,转头去找礼单了。 叶氏这才又道:“按理说是该见一面,只是青凝同那卓家大郎是旧相识,她既然愿意,自是对卓家大郎满意的,见不见倒也无妨了。不过如今雪下的大,迟几天再动身也是好的。” 叶氏方说完,白芷回来了,白芷将插好的梅瓶摆在案上,回身禀道:“老夫人,那个荷叶绿的香囊,应是陆娘子送过来的。” 崔老夫人眼皮一跳,众世家闺秀送上来环佩珍玩,凛儿偏偏捡出来陆家小娘的香囊。 叶氏瞧老夫人脸色,也趁机道:“前几日灵毓还同我哭诉,说世子偏心的很,合浦南珠跟阳春的孔雀石,一匣子一匣子的给青凝送去。青凝倒也会做人,亲亲热热地喊世子一声二哥哥。” 崔老夫人的眼皮跳的更厉害了,她忽而想起上回在立雪堂,两人眉宇间那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缠。 崔老夫人喝了口热茶,压了压心绪,摆手道:“便依着卓家的意思,后日便把青凝送出去吧。” ...... 连绵的雪,到第三日上依旧没有停的意思,细细密密的雪沫子。 第三日上,卓家一早儿便备了车马,去角门上候着了。 叶氏谴了柳嬷嬷,伴着青凝去镇江待嫁。柳嬷嬷一早儿送了几个包袱来,里头胡乱裹了几床合欢被,这便算作青凝的嫁妆了。 鹊喜替自家娘子 委屈,一面收拾东西,一面小声嘀咕:“这婚事匆忙的很,几床合欢被便把我们娘子送出府了,哪儿有半点体面。” 青凝安抚她:“不妨事,去了那边,卓家自有准备。” 柳嬷嬷已经在外头催了,两人出了凝泷院,往侯府角门去了。 临出角门,青凝抬眸瞧了一眼煊赫的忠勇候府,便头也不回地跨出了这高门大院。 今日卓家统共派了两辆车来,青凝伴着柳嬷嬷并鹊喜坐一车,另一车便是这门亲事的保山,并卓家的几位婆子。 因着连下了两三日的雪,路上积了厚厚的一层,这马车行的便又慢又颠簸。 走了一日,才至京郊的驿站。这下着雪,也不敢深夜赶路,卓家来接的车夫仆妇们,便决定在这驿站歇上一夜。 柳嬷嬷生怕青凝路上这一颠簸,生出悔意来,忙安慰她:“这雪天路滑,虽说路上颠簸了些,但陆娘子也不必担忧。等一入了镇江的地界,卓家便会遣奴仆来接你到祖宅去。卓家的祖宅听说轩敞的很,里头奴仆成群,你去了便等着享福吧。” 谁料青凝却接话道:“是这个理,我也想着快些儿到镇江。不若明日早些儿启程,大家辛苦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