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开了四万块?不是说了开六万吗?” “六万太多了……于哥说往年迎新会都用不到三万,六万都翻倍了……”大一生急着撇清关系。 “多个屁!四万里头能拿的也就四分之一,这么多人分下去,到手才多少?”坐沙发的把发票拍在桌沿上,扫了眼何健的神色,才继续道,“你那于哥是胆子小了,怕出事了牵连他那破保研名额,一点不在乎你们这些跟着他的人呢!” 戚林和江亦深听得心中惊诧,谁也不是傻子,更何况发票都甩在面前了。 这群人是在虚报经费套取学校拨款,不知这样你瞒我瞒的生意做了多久。 这可不是小事,五位数的虚假发票,足够他们去喝茶了,要说外联部里没有人带着关系保驾护航,天王老子来了也不信。 关键时刻,戚林却发觉脚下晃悠,眼中的世界变得虚化,拖成一道道光线——太久没有回溯传送,差点让他忘记意识抽离的感觉。 他们要离开这段时空了! 箭在弦上,眼见着画面将要消散在胶卷长廊中,戚林被江亦深拉着两步猛然上前,手指穿透那几张快要瓦解成光点的发票,江亦深急切道:“没时间了,笨办法吧,发票号,你背前边我背后边,回去查查。” 第45章 9月11日 戚林有所预感,这大概会是最后一次回溯传送。 传送节点越接近正常的时间线,他越能感受到一种不由自主的失控感。身边的事物在一点点向着自己记忆中的模样发展,一去不返地、势不可挡地奔涌成既定的河流。 戚林曾看过许多类似的影视剧,重生、穿越、时空循环,主角们主动或被动地改变着曾发生的事情,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掌控感。 可如今真的亲身经历,戚林只感到压抑,这种压抑来自于对自身的认知——他突然意识到,比起整片时空,他的主观能动性是如此渺小。 也许这与他的灵魂形态有关,许多时刻只能眼睁睁看着事情发生,却无能为力。 他看到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一点点塑形成1月的他见到的世界的模样,于嘉明仍然会写下那封举报信,何健仍然享有好名声光荣退会,江亦深仍然会在考研途中得知父亲生病,自己仍然会在两个月后选择辞职,瞒着家人脱产备考。 9月11日这天,他们也仍然会分手。 回溯传送的最后一站,昨夜刚刚落下一场秋雨,人们从衣柜里翻出毛衣套上,开学第一周,拨款整整4万搭建的迎新会如期彩排,9月11日,星期三。 戚林和江亦深的出生地在行政楼内,外联部办公室的门口。 走廊内空空荡荡,屋子里也没有人声,时钟指向下午六点,迎新晚会的彩排马上就要开始了。 “你还记得刚刚背的数吗?”江亦深第一个反应过来。 “记得。”戚林点点头。 冷静得离谱,如果没记错的话,还有半个小时他们就会在校门口分手,可两个人当前最大的关注点是那串发票号。 江亦深捏了捏他的手心,说着就要钻进门里:“进去再看看。” 咣当! 江亦深一脑门撞到门上,捂着脑袋难以置信地转过头。 戚林也被吓了一跳,他试探性地伸出手,触碰到大门,冰冷、坚硬,推不动。 他连忙后撤几步,走到玻璃连廊上,看向玻璃中的倒影——还是一片空白,他们仍旧是两只魂。 “我们能碰到东西了。”戚林惊讶地戳戳玻璃。 “那你得小心点,别碰到别人。”江亦深拉着他下楼,“上次回溯,篮球赛我为了挡球还被凡子打了一巴掌。” “什么挡球?” 江亦深埋头下楼,犹豫了片刻如何回答。 他先前和戚林讲自己的回溯故事时,略过这段没有讲,那时候他俩刚刚复合,情感从一个激烈的爆发点回落,都不算太理智,他便省略了这段有些遗憾的偏差。 现在也算共同经历了不少事情,大概能用更冷静的视角来看待了。 “那场篮球赛,你来看我比赛的那次。”江亦深深吸一口气,“有一个冲你飞过来的球,我帮你挡开了。但那时候我看到了……另一种发展线,如果我没有挡下那个球,由于接球姿势不对,你的手被砸肿了,比赛后我来问情况,跟你一起吃了饭。” 在这条未被选择的路线中,他们提前半年便相熟,很快在一起,没有现实中那段互为路人的空白期。 更令人心情复杂的是,这也许才是正常的时间线,只是因为江亦深的出手,一切才发生改变。 戚林被这件事吓到了,他终于真切理解了江亦深那时所描述的神经高度紧绷,也理解他在回家见到自己时情不自禁流下的眼泪。 牵一发而动全身,差一步,他们可能就没有以后了。 江亦深感受到戚林握住他的手在不断收紧,便停下脚步,转头去亲他的脸:“没事了,都过去了,现在我们两个一起呢。” 行政楼的一楼角落处有几台联网电脑,江亦深想着择日不如撞日,趁着背下来的数字还没有模糊,先把该查的给查了。 他按开电脑,操纵着鼠标输入一个网页,戚林在旁边左顾右盼,像是担心突然有人出现:“在这里查是不是太光明正大了?” “没事儿。”江亦深有恃无恐,打开电子税务系统,两人输入方才记下的发票号。 搜索没有结果,他们的猜测得到了证实,这张发票果然是假的。 “我还记住了另一张,你查查看。”戚林说着,挤过去输入另一串号码。 这回倒是显示出结果,时间、地点都对得上,只是金额不确定是否属实,当时这一张发票被压在下面,打印得有些模糊,戚林没有看清楚其他内容。 不过这也足够了。 走出行政楼的路上,江亦深变得异常沉默,约摸过了十几分钟,他才重新找回自己的声音。 “你打算怎么办?” “没想好。”戚林说。 外联部捞油水网络的规模看起来很大,上至将要退会的部长何健,下至新成员,林林总总也有七八人了。 这种事只靠学生很难长期运转,其中有多少教职工的手笔不好说,要是向上举报,只怕连直接发校长信箱都可能被扣在审核阶段。 他们目睹的证据全部存在于过往,真的回了现实时空中,人证物证都没有,优势全无。 讲实话,最好的做法是当不知道。想搞臭于嘉明这种神经病和何健这种校园霸凌施暴者,可以用的办法并不少,揭发外联部如蚍蜉撼树,还容易把自己搭进去。 “我来处理吧。”江亦深尽量用听起来温和的措辞,“你不要管了。” 戚林不是好糊弄的,听出他的言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