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成员目前的生存,还要预防以后有可能出现的其他天灾,提前做好准备。 末世,生存是第一要义,基地的所有决策,都要围绕着这个最根本、最需要优先考虑的要义去走。 程凯提出来的基础建设发展刚要,经过大家几天时间的讨论,最终明确了多个部门,各部门的负责人,经过内部推荐、外部招聘两种方式,也一一确定下来。 颜青是无可非议的基地指挥官,既是首领,她拥有最高的指挥决策权,是整个基地的指明灯、方向盘。 副指挥官,还是由程凯担任,不过在他之下,还有各个细分部门,这些部门,平时就各司其职,只有真正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才会来找他解决。 若是他都无法解决,便只能交给颜青。 青云基地明确下来的部门,暂时有六个。 一,基础设施建设部。这个部门由牧深负责,主要职责是负责基地的居住设施,比如修建房屋,改善基地成员的居住条件; 二,生产设施部门。这个部门主要负责开垦农田、建立温室、种植农作物和药材、养殖牲畜等,负责人由张筠担任,张博文和水生叔从旁协助; 三,信息通讯管理部门。专门负责通讯设备的铺设和维护管理,保证青云基地的网络通畅。这个部门,自然就由沈玉书负责。 四,资源管理部门。这个部门由王丽兰负责,主要负责定期清点和补充物资,根据幸存者们的贡献和需求,合理分配资源等; 五,医疗部。部长由一位从外面招聘而来的A级治疗师谢青岚担任。医疗部成立以后,就将之前的小镇诊所,改建为医疗部,专门负责给基地成员看病疗伤。 六、安全与防御部门。这个部分为了两部分,一是护卫基地安全,二是情报建立。 这个部门,纪林担任部门。等网络全面恢复后,沈玉书所在信息通讯部,配合纪林收集情报。 最后,便是猎杀队。 猎杀队独立于所有的部门之外,是青云基地最顶尖的战力,队长分别是颜回、童帅和蓝悦,直接归颜青负责统领。 自此,青云基地部门明确,职责分工,整个青云基地,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全面升级。 兴安一中的任务大厅里,人流如织,各部门明确后,每个部门都发布了不少任务。 比如颜青最近拉回来的纺织设备,纺织厂要重新开起来,不仅需要原材料,还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和纺织工人等。 衣物也是物资的一部分,这个纺织厂,便由王丽兰负责,接到任务后,王丽兰第一时间在任务大厅发布了任务,招聘技术人才和纺织工人,以及采集原材料的工人。 纺织厂的原材料一般由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和化学纤维组成,但青云基地条件有限,只能靠人工去获得天然纤维,然后经由纺织加工厂加工,再进行投产。 幸好,如今在整个方和县内,甚至方和县外,几乎没有竞争对手跟他们争抢资源,只要不发生意外,凭借着全县的资源,青云基地便能逐渐发展起来。 ......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不知不觉,时间悄然来到了九月份。 在这半年时间里,青云基地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整个兴安镇,跟半年前相比,面貌焕然一新,得益于能干的异能者们,兴安镇所有的房屋修复完毕,自来水、电路、网络全镇通畅。 另外,全镇的所有田地,已经丰收了两茬,如今,水生叔正在忙活新的一轮农时,张筠和张博文,则是将御灵村的整个温室大棚种满了新一轮的药材。 镇上,除了刚开始只有食堂可以采用积分购买食物,如今,兴安镇随处可见幸存者们的地摊,以物换物,或者以积分换物,已经司空见惯。 又因为兴安镇和御灵村都通了网,在发电站发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舍得给电子设备充电,手机、平板、电视又开始用了起来。 这样的日子,一天天,一日日,忙碌而又平淡,生活在青云基地里的幸存者们偶尔醒来,直觉得自己不知今夕何夕,这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 日子好像可以一直这样过下去,末世,也好像从来没有来过。他们只是在未知的时空中,大梦一场,梦醒了,世界还是还是以前那个庸庸碌碌的世界,他们还是那群每日为了生活而朝九晚五忙碌奔波的平凡人。 没有什么末世,没有什么异能者,更没有什么极致天灾...... 这半年,颜青也过的很是平淡和充实。 她和夜光形影不离,每天在御灵村和兴安镇两点一线地奔波,在她的引导下,夜光的话渐渐多了,还学会了做饭...... 镇上的幼儿园和小学都开了起来,颜回也忙碌的很,除了带领猎杀队外出收集异能晶石,他每周还要给异能者们讲课,除了给异能者们讲课,还要给小学部的小朋友们上课,因此经常没时间回来陪她吃饭。 基地里的异能者们,有颜回以及另外几位混元心法的老师,修炼速度都在提高。 普通人也不落后,纺织厂、制药厂、食品加工厂,一间间地开起来,基地所储存的粮食,越来越多,多到颜青的空间戒指,都快要装满了。 眨眼间,所有人都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成长。 平时,大家面上都一派平和忙碌,但他们可能连自己都没察觉,他们工作的如此卖力,如此努力地积攒积分和物资,是因为,所有人心里都清楚,此时的安宁,是一时的。 为了以后,他们只能如此。 他们不知道的是,当他们在青云基地过着安宁的生活的时候,外面,一场席卷全球的灾难飓风,已然刮起! ——一直被掩盖着、积压着的异能者丧尸化,终于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了。 第141章 舒阳县。 一间临时搭建的简易大棚里,于震正坐在属于他的床位上,手里拿着两个窝窝头,和着白凉开吃早饭。 窄小的简易大棚里,四个角落都放着两张上下铺,这里还住着另外七个人。这些人,包括于震在内,都是给新型社区干活的工人。 八月的天气,于震还穿着长裤长袖,大棚里面拥挤又闷热,即便是清晨,他还是吃出了一身汗。 上铺探出来一个头,打着哈欠瞄了一眼于震,睡意惺忪问道:“老于,今天怎么早啊?” “不早了。”于震将最后一口窝窝头吞下,头也不抬,“你还不起来,今天不打算干活?” “起......马上就起。”上铺的中年男人揪着乱糟糟的头发坐起来,有气无力地抱怨,“这世道,不干活就得饿死,我哪敢歇啊。” “哎,你们知道不,县里的网络,这几天估计要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