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狼书屋 > > 农门相公是锦鲤 > 分卷阅读3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1(1 / 1)

”江有财撇嘴,“这被打一顿还能把气运打没了?那她三房成啥了?” 江有财可不觉得他瞧不上的三房能有啥能耐。 “这可说不准,不都说这东西玄乎的很,你看那江米夏好好的痴傻症都好了,可不是邪乎的很?” 张氏越说,这脸色也越难看,“当家的,你说该不会是这三房家有了啥不干净的东西,沾着谁家,谁家就不好过吧。” 江春河小米啄米一般跟着点头,“爹,我觉得娘说的对,肯定是因为三房的缘故,你看我先前进山,啥时候空过手?” 反正肯定不是他技艺不行。 是也不能承认。 江有财想了好一会儿,摆了摆手,“得了,往后进山机灵一些,要是这几天还猎不到啥东西,就先别去了。” “棒子地里头的草都长了一层,棉花地也得侍弄,家里头也忙不过来,先帮着把地里头的活给料理清了再说。” 江春河撇撇嘴,心里头一百个不乐意。 这种天儿下地干活,不脱层皮也得晒成黑炭,哪里在山里头自在? 到处都是阴凉地儿,渴了有山泉,饿了有野果子,想歇了就歇一会儿,也不用总是被唠叨,得了猎物回家,家里头还捧的他跟什么似的。 这要是不能猎东西,去地里头做活,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非但没有,而且干活慢了要被说道,做活少了也被说道,忙叨一天也不出彩,回头还要说成天在家也赚不到什么钱。 他才不想不去打猎而下地做活。 更何况,猎不到东西,也不是他的错。 但江春河怕江有财,见自己爹都这么说了,也不敢反驳,只能点头,“成,我知道了。” “得了,也别说那么多了,孩子忙活大半晌,晌午饭都没吃的,好歹先吃一口。”张氏帮着打圆场,只拉着江春河去灶房那舀饭吃。 晌午做的棒子面和白面混着的疙瘩汤,张氏专门留了一碗稠的,这会儿加了点水,又咕嘟了咕嘟。 “我看爹还是不相信三房的事儿。”江春河呼噜着疙瘩汤,面带难色。 “你爹也是,这都摆眼跟前的事儿了,还有啥不信的。”张氏撇嘴,“主要也是你爹不信那些鬼啊,神啊的,这些事不相信也正常。” “没事,娘信你就成。”张氏安慰自己儿子,心里头对三房却是越发有些恼了。 夏日白天漫长,正晌午的日头,晒得整个大地都有些打蔫儿。 江米夏一家人在家里头忙着拾掇屋子。 拾掇旧屋子,也拾掇新屋子。 把旧屋子里头用的惯的,暂时还能用的东西都搬到新屋子里头,也把新置办的一些东西,往新屋子陆陆续续的添。 江有成和刘氏是节省惯了的,大多东西都没舍得丢,不过也听江米夏的话,趁这个时候,新置办了一些。 添了两张新床,一口新的箱子,两个新浴桶,还有一套新的桌椅板凳,以及一些零零碎碎,当用的东西。 床、箱子这些涉及到木匠活的东西,都是让江春石给打的。 江有成面上只说没有寻到可靠的木匠,自家人做事比较放心,可江春石也知晓这是三叔有意让他练手,心中感激,做的自然也就尽心尽力。 料好工细,东西做的都没得说。 连江米夏见了东西,都连连夸赞。 到傍晚时,江春石和江春雨兄弟俩一并过来,来送刚做好的桌椅。 一张方桌,四把椅子,做的平稳结实,打磨的也光滑顺手,没有任何毛刺。 一同送来的,还有江春石这段时间按着江米夏所绘制的图样,雕刻出来的木偶。 “你看看,是不是这个样儿?”江春石也是第一次按着图样来雕东西,心里多少没底儿。 拿过来的是一只卡通Q版的小兔子和小鹿,成人拳头大小,是按着江米夏的图样做的,模样几乎不差分毫,圆圆胖胖,看着十分可爱。 “大哥手艺可真好,就是这个样儿的。”江米夏连连点头,捧着手中的那两样东西,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是这个样儿就行。”江春石咧嘴笑,“那我这两天就把剩下的图样雕完,等赶集的时候,先拿去镇上试着卖。” “这两个,是大哥送给你的,你跟景韫拿着玩。” “谢谢大哥。”江米夏也喜欢的很,便没有客气。 江春石和江春雨在这儿待了一会儿,说了会儿话,快到吃饭的时候便先回家,说剩下的木桶,等过两天再送过来。 临走的时候,刘氏让他们俩捎了些刚烙的油饼回去。 晚上睡觉时,躺的是新床。 铺了一层厚厚的褥子,上头又铺了一层竹篾子编的凉席,又凉快,又不硌身子,屋子里头为了凉快,放了几盆水,晚上这窗户一开,小风一吹,颇为凉快。 宋景韫也满意的很,因为新床比原来的床宽敞多了,哪怕他这会儿躺成了“大”字型,也不会碰到彼此。 简直不能太舒坦! 之后的几天,继续收拾新房子,添置东西,剩下的时间下地做做活,晚上的时候编笸箩和竹筐。 一晃到了七月初五,又是赶集的时候。 忙着拾掇房子,许久没有去赶集,家中攒了许多的竹筐,竹笸箩,这次预备着一并都拿去镇上。 江春石也一并去赶集,卖他做的小板凳和雕好的木偶。 江三的牛车,老早就来江有成家门口等着,还帮着一块往车上搬东西。 第34章 沾福气 自从发现他每次拉了江有成一家后,这赶车的生意都比平常好,他可太喜欢帮这一家子赶车了。 江春石东西不多,一并坐了同一辆车,一块走。 路上,往村外走的时候,碰到了村里头好几个要去赶集的。 “赵嫂子去赶集?” “是啊,去卖些鸭蛋。”赵氏笑呵呵地回应。 “我咋不记得你家有养鸭子,这哪儿来的鸭蛋?” “说出来也是稀罕的很,家里头飞来的几只野鸭子,到家里头还跟鸡抢食儿吃,起先还烦的很,只想着撵这一群鸭子走,结果第二天,家里头多了老些鸭蛋,看这架势,就干脆把这些鸭子养了起来,这不,攒了好几天,攒了半筐子呢,想着去镇上好歹换些酱油醋啥的。” “嗬,这是天上掉银子来了?” “可不嘛,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嘛……” 再往前走,碰见了孙氏。 孙氏竹篓里头背着鱼虾,说是往河里头下的虾篓,从前能捞上来几只虾都是幸运的,昨儿个晚上去捞的时候,里头满都是小鱼小虾的,家里头吃不完,就去赶集卖掉。 再后来,是江流顺,说是进山想着采点山货,碰到一株野桃子树,上头的桃子长得是个大色红,吃着也甜,摘了满满两大篓子回来。 …… 赶集的人,路上都彼此闲聊。 聊着聊着,发现彼此都是一样,要去赶集卖掉的东西,都是意外得来的,是实打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