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狼书屋 > > 农门相公是锦鲤 > 分卷阅读9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91(1 / 1)

方氏和江麦花前段时日已经从家中搬到了县城里头,跟江春石一起住,所住的院子,就在邱记附近的一条小胡同里头。 是个方方正正的四合院,一共有四间屋子。 除了江春石和方氏,院子里头还住了另外一户人家,也是年轻夫妻两个,带着两个孩子。 丈夫宋德水,也是邱记的伙计,跟江春石差不多是前后脚在邱记做活的,不过做的不是手艺活,是前面待客,给人送货的活计,妻子万氏,底下一儿一女,哥哥宋金八岁,妹妹宋巧六岁。 宋德水一家也是农家人,因着本家的堂叔在邱记家中做车夫,帮他举荐到邱记做活,宋德水为人老实,做事也稳妥,在邱记风评也不错。 刚好得知江春石要租院子接妻女过来,宋德水这里便也有了这个想法,跟江春石一商量,两家合租一个院子,一起来住。 农家人在县城里头要落脚不是个容易事儿,人生地不熟的,两家在一起住好歹互相有个照样,有什么事儿,两家也能分担一些。 江春石也觉得合适。 这会儿两家人住在一块,已经把房屋拾掇了个差不多,有些家的模样。 见江米夏和宋景韫来,江麦花是最高兴的,嚷嚷着让江米夏抱抱,亲亲,举高高。 更是忙不迭地拉着江米夏和宋景韫去给宋金和宋巧介绍,“只是我姑姑和姑父,都可厉害了,什么都会!” 已经三岁多的江麦花,这会儿说话比去年利索了许多,只是说话时还带着十足的奶音和幼儿独有的不清晰,听得大人们忍俊不禁。 “得,这是又炫耀上了。”方氏笑着招呼江米夏和宋景韫去堂屋做。 见家中来了客人,万氏领着宋金,宋巧略打了声招呼,算是见了面,便先回自己的屋子里头去。 江米夏来的时候买了许多糕点吃食,让江麦花拿着去给宋金和宋巧两兄妹。 到底是小孩子跟小孩子一起玩,江麦花就算稀罕江米夏和宋景韫来,但拿着糕点去寻了宋金兄妹后,便没再回来。 在堂屋里头,能清楚听得到江麦花和宋金兄妹俩咯咯的笑声。 显然,两家关系处的不错。 江米夏四处打量了一番。 “先前来的时候,看这房屋半旧不新,里头还乱糟糟的,这回来嫂子就收拾的这么好了,跟家里头比也不差啥呢。” “也是跟万嫂子一块收拾出来的,细碎活儿多,收拾了半个月呢。”方氏笑道,“家里头咋样,作坊和瓷窑生意都好吧,叔叔婶婶身体也好?” “都好。”江米夏笑眯眯地应答,“爹娘惦记着嫂子这边,刚好今儿个来送货,就让我带些东西过来。” “瓷窑里头的碗盘盆啥的,竹筐子,竹篓子,竹簸箕,还有上回茶园那送来的茶叶,家里还有好多,平时喝的也好,这回来也跟你们捎一些……” 刚刚方氏帮着搬东西,看那林林总总的就一大堆,这会儿再细看一下,大到各种物件,小到茶叶布匹,江米夏夫妻俩送来的东西属实是不少。 方氏满都是不好意思,“我这当嫂子的,凡事还得让你这个妹妹给我多操心……” “嫂子说什么客气话,从前我年岁小的时候,大哥也没少帮衬家里头,现在我这个当妹妹的出息了,不得反过来?” 从前江米夏痴傻,江有成这里每年都带着她到处找大夫,家里头钱紧张了,地里头活忙不过来了,都是大房那边帮忙出力。 方氏当时也没少帮着刘氏做针线活,给家里头送菜。 热心,当然也用热心还了。 见江米夏这般说,方氏便没有再说这些客套话,只拿着最近绣的帕子塞给江米夏。 方氏针线活好,到了县城这边没在家那么忙,便惦记着学些刺绣的手艺,好贴补一下家用,也免得在县城里头日子过得紧张。 只是她针线活虽然好,对于刺绣却还是生手,只能通过江春石这里寻了一个手艺还行的绣娘,从最基础的开始摸索着学。 “这帕子是练手的,样式不大好,小夏可别嫌弃。” 江米夏接了来看。 的确能看出来是新手绣的东西,但方氏有基础在,针脚倒是十分平整,且这帕子显然是专门给江米夏绣的,角落里绣着一个“夏”字。 东西好赖,最关键的是心意。 江米夏道了谢,又跟方氏聊了一会儿,眼瞧着天色不早,便告辞回家。 之后的接连几日,江米夏都在琢磨孙掌柜所说的扇子的事儿。 还要轻薄管用,还要能够方便携带,能像折扇一样收起来…… 江米夏拿着炭条在纸上,比比划划了许久,仍旧没有丝毫的头绪,最后只能是长叹了一口气。 果然这个管用带风和方便携带是不可兼得的。 江米夏眉头紧蹙。 “娘子。”宋景韫兴冲冲地进了屋子,塞给江米夏一个斗笠。 “这是要做什么去?”江米夏有些诧异。 “大杨树村和孙家庄两个村子过会,他们俩村子搁一块搭了戏台子唱戏呢,爹娘让咱们去看看,顺便买点东西回来。”宋景韫如实回答。 过会,是这附近村子的习俗,每个村在每年都固定一个日子。 到了过会这天,家中的亲戚朋友便来家中走动走动,吃喝一番。 村子里的每一户都在宴请自家的亲戚,来来往往的人多,这小摊小贩的自然也瞅准这样的商机,知道哪些村子过会,便都带着货物,玩意儿去摆摊售卖。 第101章 真是倒霉 可以说,过会的热闹程度,比镇上的集市还要更甚。 更何况大杨树村和孙家庄是附近最大的两处村庄,这两个村子每年在过会上头也十分愿意花钱,每年都会请戏班子唱上足足一日,这人便更多了。 集市上可能都买不到的东西,在过会的时候却可以买到。 许多人想要寻点不常用的东西,都在这个时候去找。 不过江有成和刘氏让宋景韫和江米夏去买东西,却也没有什么明确的东西要买,不过就是让他们两个出去转一转,若是看到稀罕东西就顺便买回来。 毕竟江米夏前段时间忙碌,这几天又成天闷在屋子里头的,宋景韫也是成日在竹编作坊这里忙,江有成和刘氏也怕这俩孩子累坏、闷坏了,只变着法地儿让他们两个出去转一转。 江米夏自是明白爹娘的用心,且这两天也的确是因为一直思索这扇子的事儿,脑袋有些大,便接过宋景韫手中的斗笠,“成,咱们去看看,去看看有没有水煎包卖。” 过会上头卖的水煎包,大锅,重油,水煎包底儿上的脆皮吃着都是香喷喷的。 宋景韫一听这个,忙不迭地点头。 夏天,日头大,戴上斗笠防晒,手中顺便拿个作坊里的扇子扇风,一路也只寻河边和树荫走,路上倒也没觉得太热。 还没到大杨树村和孙家庄,大老远地便听到热闹无比的锣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