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一般来书铺等类的地方逛,碰到也是迟早的事儿。 两个人这般想,心中轻快许多。 又聊了会儿天,挑选了各自要看的书,眼看时候不早,这才各自散去。 卢玉明去寻陪同他一起来考试的书童,宋景韫则是去旁边的布庄去寻他家娘子。 宋记布庄,铺面极大,上下两层,各种布匹和成衣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且里面顾客也颇多,十分热闹。 这样的铺子自然不能高声喊人,宋景韫只能在里面慢慢找寻。 布庄里头的客人大都是妇人,男性并不多,尤其是像宋景韫这样年轻,模样清秀,带着浓重书卷气的小郎君更是少见。 所以宋景韫刚进入布庄后,便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尤其是那些尚未出阁的姑娘家,莫名红了脸,或是别过脸,或者往后退上几步,好避一避嫌。 但避嫌归避嫌的,却还是偷偷的再看上两眼。 府试在即,每年这个时候,府城都有读书学子齐聚这里考试。 虽说府试考试完后也不过是个童生,但往后却还有前途可言,且童生的身份,已是可以去给孩童开个蒙,或者做些抄书写信的营生,赚钱也是颇为容易。 可以说能来参加府试的,都会被许多人列为好姻缘的行列。 也因此,许多适龄的姑娘,都会在每年这个时候多往街上走一走,好碰到和心思的良人,寻得中意的郎君。 眼下宋景韫生的清秀儒雅,面容俊朗,看气质也比一般读书人强上许多,一些姑娘自然是脸红心热的,思量着待会儿该如何上去攀谈。 或者该如何制造一个偶遇什么的。 毕竟越是读书人,越是讲究缘分这种东西。 到时候一天之内偶遇上个两三次,这姻缘不就来了吗? 就在有人跃跃欲试时,宋景韫看到了正在那认真挑选布料的江米夏,忙走了过去,“娘子。” “你买完书了?”江米夏拿着手上的料子往宋景韫身上比,“来的刚好,我看着几匹料子你穿着刚好,你看看质地和颜色喜不喜欢。” 宋景韫伸手摸了摸布料,再看了看周围那些布料,连连点头,“娘子眼光好,我看着也是极好的。” 看来自己的眼光没错,刚好挑到宋景韫的喜好上。 江米夏美滋滋的,只让旁边跟着的伙计那那料子拿好,又去看做小衣的,质地更为柔软的布料。 那些原本盯上宋景韫的姑娘们,这会儿看宋景韫竟是已经有了家室的人,顿时十分遗憾。 这般好的小郎君,竟然英年早婚,当真可惜的很。 而且看那个模样,似乎跟他娘子颇为恩爱,两个人一看到对方,眼睛里头全都是星星,似乎再也瞧不上其他人了。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B?u?y?e?不?是?ī?????????n????????????﹒???????则?为?屾?寨?站?点 最可惜的是,那小郎君虽然看着穿的十分简单,但若是细看的话不难看出,通身的衣料用的都是上好的绫罗,皆是织花暗纹,显然也是有意藏富。 这样的人家既有底子,又有学识,简直是好得不得了的人家…… 当真是可惜了。 那些人摇头叹息,只把探寻的目光皆是收了回来。 江米夏和宋景韫不知道这些,只又挑选了几样合适的料子,又各自挑选了一套成衣,跟布庄付了钱,约定好送货的地点和时间,这才回客栈。 而后的几日,宋景韫都在专心读书。 偶尔和卢玉明约着去一去书铺或者茶楼,甚至也找寻一下府城知名的书院,看一看府城的其他书生是如何读书学习,跟他们探讨一番学问学识。 这种男人之间的交际,江米夏不感兴趣,且看宋景韫现如今已经能够应对这些正常的交际,心中也是颇为放心,便专心地去忙自己的事情。 首先,去拜访了一下郑元和。 郑元和家中主做药材和粮食生意,郑元和身为长子,目前主要打理药材行的相关。 江米夏去的时候,郑元和正在郑记药材行中忙碌,忙将其请到铺中的雅间内,让伙计送了些茶水过来。 “江娘子远道而来,我应该好好尽一尽地主之谊为好。”郑元和笑道。 “郑掌柜已经尽心尽力了,客栈之事,我还未来得及向郑掌柜道谢呢。”江米夏连声道,“这是家中自己做的一些腌菜干菜,想着郑掌柜大约也是喜欢这些农家之物,便送一些来给郑掌柜,也算尝一尝鲜。” 郑元和将江米夏带来的那几个瓷罐子都打开来瞧了一瞧。 芥菜丝,干腌的那种,吃的时候,拿干净筷子夹一些出来,拿醋、白砂糖、香油、香葱末拌一拌,清脆爽口,或者是用这芥菜丝炒了鸡蛋来吃,都是难得的下饭小菜。 干豇豆,吃的时候充分泡发,包包子,炖菜,都属于越吃滋味越浓的。 辣椒酱豆,拿黄豆和花生米配着辣椒酱腌制的,随吃随取,吃起来是香辣无比,花生和黄豆又足够的醇厚爽脆,拌面下饭都是一绝。 郑元和单是瞅一瞅,闻一闻这些东西,便已经是连咽了好几口的口水,更是连连咂嘴,“家中虽然有田庄,但田庄上的佃户们腌菜手艺着实不成,先前家母吃过姨母家田庄上腌制的这些干菜,跟我们念叨了好几次,我正寻思着去哪儿找些好吃的腌菜来,可巧江娘子就送来了,当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呢。” “可我这可算是投其所好了。”江米夏抿嘴直笑,“这些只待夫人尝一尝,若是吃着好吃,到时候我便再送一些来。” “那我可真得麻烦江娘子一回了,若是还有,等回头江娘子往郑记送货时,给了孙掌柜就好,他到时候派人送到府城来。”郑元和笑道。 第148章 哪儿来这么多钱 “成。”江米夏满口答应。 田庄那送来的各种菜蔬,当时实在是吃都吃不完,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江米夏和刘氏等人忙活着,把大部分能腌制晒开的菜蔬全都做成了腌菜。 但做成腌菜后,他们有了新的问题。 腌菜,不过是将新鲜的菜变成了可以长时间储存的,本身分量却没有太多改变。 当时吃不完的,留在往后慢慢吃,还是吃不完。 哪怕已是经历了一个冬日,哪怕现在已经是三月底的时候,家中的腌菜还是有几大缸,再以这样的速度吃下去,怕是要跟夏秋季节的腌菜接上茬了。 江米夏和宋景韫临来府城前,刘氏还在家中念叨着这些腌菜该怎么处置为好。 现在郑元和竟然对这些腌菜颇为感兴趣,那到是不妨趁机多送一些。 两人说了一会儿有关腌菜的事儿,紧接着说到了这生意上来。 郑元和道,“家中一直主要做药材和粮食生意,这些年虽然世道太平,生意也算好做,可这花无百日红,家父家母也一直担心若是有什么事的话,这生意也是容易垮,不如多寻些门路,这样的话若是一行有事,其他生意也能帮着撑一撑。” “县城那的郑记杂货铺因为竹编生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