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狼书屋 > > 农门相公是锦鲤 > 分卷阅读18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84(1 / 1)

己此次考试如何,心里已是有了些许的底儿和估算,以至于考第二场时,心里头压力更大了一些。 第一场考的好的,这会儿不敢掉以轻心,第一场考的不好的,这会儿更是要铆足了劲儿,且有了第一场在前头,这会儿在贡院也都略适应了一些,比第一场考试时也更用心认真。 再加上第一场考试出了张正浩的事情,此时更没有人再敢夹带私活进来,整场考试可以说比着第一场时越发安静。 宋景韫吸取了第一场考试的教训,这次考试时没有那般一味的奋笔疾书,防止答完了题后还有大把的时间太无趣,便只收着些性子来,慢慢的写。 但胸中有丘壑,文思更是如泉涌,哪怕宋景韫稍稍压着一些,但等最后一篇文章的最后几个字写完时,仍旧还有半日的功夫。 得,又要无趣了。 宋景韫有些犯愁,看着那炭火旁边的土豆,只想将那土豆扔到炭盆中好好烤上一烤。 可一想到那些会被这烤土豆影响到考试的考生,又觉得这样有些不妥,便只将这念头忍了下来。 烤土豆…… 宋景韫惦记着这事儿,心里头烦躁的很,只随意寻了张草纸出来,重笔浓墨地写下了这三个字。 写完之后,又摇头叹息。 古人有望梅止渴,现如今有他宋景韫写烤土豆止嘴馋。 不过说起这烤土豆来,这土豆似乎怎么做都好吃的很。 红烧土豆,炝炒土豆丝,油炸土豆条,油炸完又凉拌的天蚕土豆,最下饭的干锅土豆,喷香的孜然烤土豆,软糯糯的土豆丝饼,土豆片炒腊肉,土豆鸡蛋饼,土豆丝卷饼…… 一张纸,不知不觉间,已是被宋景韫写满了土豆的各种做法。 以至于等第二场考试出了考场,跟着江米夏和荀元柏去客栈歇息时,宋景韫特地点了好几道菜。 土豆炖红烧肉,土豆焖饭,肉沫炒土豆等。 江米夏有些不明白这小赘婿为何忽的喜欢吃起土豆来,但既然小赘婿喜欢吃,她也没有不让吃的道理,只让客栈的厨房尽数做了来,更是亲自下厨给宋景韫做了土豆泥炸丸子。 第三场考试很快开始。 若说前两场考的是书本知识的理解,这第三场的时务策考的便是对当下时事的见地,也是在三场考试之中最容易拉开差距的一场。 许多人对此跃跃欲试,在进场的前一刻甚至还在议论着今年的时务策会考什么。 时务策要考五道,按照从前的惯例,以及这次诸位考生猜测讨论的,大部分觉得此次时务策离不开,税赋,治水,抗旱,吏治,井田这五大类。 但真到了贡院自己的号舍,看到分发下来的考题时,众人皆是瞪大了眼睛。 网?址?f?a?B?u?y?e?ī??????????n??????②?⑤????????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n???0????5????????M?则?为?山?寨?佔?点 第206章 翻了车 治水和抗旱两道到是有,但第三道是边防战事,第四道是海上贸易,这第五道…… 一段长话看下来,大致意思说的是选一道自己喜欢吃的菜式、点心、菜蔬、肉类,并说明原由。 前两道倒算的上是寻常事,从第三道开始便有些不走寻常路。 但就算有些不走寻常路,这走得都还勉强算的上是路。 可这第五道…… 这简直是走羊肠小道,外加翻了车,栽到了那阴沟里头去呢。 简直不明白,出这道题的目的和意义为何。 而且,这题可以真的按自己的真实想法来写吗? 若说喜欢吃的,自己平日里喜欢吃佛跳墙,可这菜里头的各样食材用料不俗,一道菜也卖的不便宜,若是照实了写,会不会被说生活奢靡,沉醉吃嘴之事,往后只是个贪官,从而对其极为不放心? 有人担心这个,也有人担心若是写炸豆腐丸子的话,会不会有些简单且寻常了。 毕竟这种东西过于常见,豆腐又是便宜的东西,像这种简单的吃食,大都是寻常农家才会做的,岂非一下子暴露了自己是耕读之家所出,会不会说他是见识浅薄? 更有人这会儿挠头皮挠的,恨不得将自己挠成秃子去。 自己爱吃的东西有些特别,最喜欢吃那墙根儿挖出来的新鲜泥土,跟那香油拌了来吃,该不会被人当成了疯子吧。 宋景韫这会儿也有些发愁。 要写一篇文章来不是什么难事儿,要按真实来写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他喜欢吃的东西实在是多,真不知道哪个才算的上是最喜欢的。 思来想去之后,宋景韫踌躇许久,这才落了笔。 他要写棒子面糊和野菜饼子。 这是他到这里后第一次吃到的吃食,也是江米夏当时教会他吃的第一样吃食。 若是搁到现在来说的话,棒子面糊和野菜饼子算的上是入口粗糙,难以下咽,和现在常吃的饭食来说,几乎可以称的上是不能入口的吃食了。 但这两样东西是完全打开了他的味蕾,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是宋景韫的真实感受。 自然了,他从星际穿越到这个时代来是秘密,除了自家娘子知道,旁人是断断不能告诉的,于是宋景韫便只说这是入赘到江家后,被砸了脑袋失忆后醒来吃的第一顿饭。 娘子聪慧温柔,岳父岳母更是慈爱,这顿饭便是他幸福生活的开端。 宋景韫在写这篇文章时,嘴角是带着笑来写的。 洋洋洒洒写上了几张纸,宋景韫甚至意犹未尽地看了又看,这才去写边防战事和海上贸易之事。 自本朝开国后,边疆一向太平,从前开国的将士,大都解甲归田,独有朝廷的照例军士,在边疆处也不过是做一做日常巡逻放哨,解决些关卡贸易之事。 在宋景韫看来,越是太平无事,这边防之事也越该看重。 既是说到边防之事,这文中自然也就离不开军制,前朝是府兵制,本朝则是募兵制,前者因为军户一但定了性后,世世代代皆为军,便极难脱籍,导致许多人想方设法脱籍,根基不稳。 而后者,因为是招募制的缘故,也时常会招募来了地痞流氓和一些只想混军饷之人,更有军中贪污,拉人凑数的情况发生,也十分影响这军队管理和战斗力。 宋景韫的观点时,取长补短,二者相结合,尽可能达到最佳状态。 至于海上贸易之事,大多数人居住之处原是远离海边儿,虽然偶尔也听说有船只远洋出海,带了许多稀奇的洋物回来,但不过也是道听途说,并未真实见过。 这道题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道难题。 但宋景韫却并不陌生。 倒不是说他学识丰富,见多识广,而是因为从娘子江米夏那里听故事时,时常听到了许多有关海上以及贸易之事。 听娘子说,他们脚下的地虽然触目所及是平的,但实际上无边无际的土地连起来,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球体,球体上绝大多数的都是海洋,能让人类生存的陆地只站了极少的部分。 但即便是极少部分,却也大概分了许多的区域,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