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狼书屋 > > 女知青带夫回城 > 分卷阅读34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45(1 / 1)

,带来的咸蛋黄小笼包也就总共没有几个。 中午宋青燕他们又吃了一部分的咸蛋黄小笼包。 剩下的,宋青燕夫妻就都没有吃,全放在了宋保旺、万玉芳的面前。 宋保旺、万玉芳第一次品尝咸蛋黄小笼包,瞬间就被小笼包的鲜美给深深吸引住,一口气连吃了两三个。 全部吃完以后,他们仍旧意犹未尽。 宋保旺:“怪不得这咸蛋黄小笼包会成为你们店里的招牌小笼包,味道的确不错。” 万玉芳:“哪里只是不错呀,我就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小笼包。” 宋保旺又问了几句关于京市那家店的经营情况。 顾志勇全都一一回答了。 宋保旺又问了宋青燕,曹玉琴对他们这家店的看法。 宋青燕把曹玉琴的话,一句不漏地说给宋保旺听。 宋保旺;“在做生意方面上,你曹姨的经验比我们都多,她的话,你得要多听。” 宋青燕:“知道。” 万玉芳还在回味咸蛋黄小笼包的味道,她问宋青燕:“这咸蛋黄的小笼包味道这么好,如果在我们安城里卖,生意肯定也不会差的。青燕,等将来我们安城放宽了私营的政策,你有没有想着在我们安城也开一家馒头包子店?” 宋青燕:“回来之前,我已经跟桂芝商量好了,让她把京市的馒头包子店做大,然后开回我们安城这边来。” 万玉芳:“你自己不开?” 宋青燕:“我只想开饭店。” 万玉芳:“等那个桂芝把店开回我们安城,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何况等她开回来,这店也不是独属于你一个人的。” 宋青燕:“中午曹姨跟我说,一个人的双手就这么点大,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抓到自己手里,我觉得这句话挺有道理的,不说我不会做咸蛋黄小笼包,就算会做,如果我开了跟京市那边同样的店,我哪里还有剩余的精力去开饭店?可开饭店才是我的最终目标。” 话听着虽然挺有道理的,但万玉芳仍旧觉得不在安城也开家馒头包子店怪可惜的。 刚想开口,再劝一劝宋青燕的时候,宋保旺在桌子底下轻轻拉扯了下万玉芳的袖子,示意她不要再给宋青燕瞎出主意。 万玉芳只好闭嘴。 不过,等吃完饭,宋青燕夫妻也都回房的时候,万玉芳有些埋怨地对宋保旺说道:“你刚才干嘛要阻止我?” 宋保旺瞥了眼万玉芳,“不阻止你,你会继续劝说青燕在我们安城也开家馒头包子店吧。” 万玉芳:“我也是为她好,这咸蛋黄小笼包……” 话还没有说完,在宋保旺听到“我也是为她好”的这句话时候,他的脸色当场就变了,厉声呵斥万玉芳,“你少说这句话吧!” 万玉芳不明所以,“这句话怎么了?我的确是为青燕好呀。” 宋保旺:“还怎么了,你不会以为你说了这句话,青燕就得不管什么事情都得听从你的意见吧。” “我告诉你,你越说这句话,青燕就会越烦你,到时候别说不会听你提出来的意见,甚至连理都懒得搭理你。” 万玉芳皱眉,“可我是跟那个曹玉琴一样,真心实意在为青燕着想呀。” 宋保旺:“刚才青燕已经把不在我们安城开馒头包子店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你还要用你所谓的好一定让青燕在安城开馒头包子店,你到底是真的为青燕好,还是只是想让青燕听你的?可关键是,你有让青燕听话的资本吗?我们现在每天坚持锻炼又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我们对青燕的助力越来越小了?为了不成为她的拖累,不被她嫌弃,这才努力锻炼自己的身体?” “你也不要觉得,只要自己开口了,你就跟曹玉琴一样,也是真心实意在为青燕着想。” “人家曹玉琴可没有像你这样,打着为青燕好的名义,一定强迫青燕要按照她的意愿来做事,人家每次可都只是提建议,到底要不要去做,得由青燕自己来做决定,这也是你跟人家曹玉琴最大的区别。” 宋保旺的这几句话下来,瞬间说得万玉芳哑口无言。 好半响,万玉芳才叹着气,轻声说道:“以后在青燕面前,我会注意我的说话方式。” 宋保旺宽慰地拍拍万玉芳肩膀,“青燕跟宋爱燕、宋紫燕都不一样,她看着闷不吭声,不爱说话,可实际上,她非常有主见。可我们从小太过忽略她,她又在乡下待了整整六年,对于该怎么跟她相处,你在逐渐适应中,我也同样。” 其实刚开始宋青燕带着顾志勇回城的时候,是他们夫妻俩适应着该怎么跟宋保旺、万玉芳相处。 只是宋青燕夫妻太能干。 不过大半年时间,他们已经在安城稳稳站稳了脚跟,即使脱离宋保旺、万玉芳也能够活得很好,甚至可以说,如果宋保旺、万玉芳稍微有些什么头痛脑热,反而会成为宋青燕夫妻的拖累,宋保旺、万玉芳在宋青燕面前自然就没有了拿乔的底气。 想起从前对宋青燕的亏待,他们还会因此心虚得不行,很担心宋青燕哪天会翻起旧账。 只不过,这些也都只是宋保旺、万玉芳他们自己在私下的担心。 实际上宋青燕才没有这个闲工夫去翻什么旧账,她有着自己的明确目标,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得满满,没时间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宋青燕夫妻回到房间里。 虽然在曹玉琴,以及宋保旺夫妻面前,顾志勇已经把京市那边的情况,全都说得清清楚楚。 不过,关于店铺的具体进出账目,顾志勇并没有详说。 现在房间里只有他们夫妻俩,顾志勇拿出账本,递给宋青燕,“装修费用总共花了120块,包括砌灶台,买厨具,在我离开京市的时候,我给桂芝夫妻留了600块,昨天第一天营业的具体进出账目,账本上给标注清楚了,每月月初,桂芝都会把上月的具体账目邮寄过来。” 顾志勇带回家的账本记录得非常详细。 连每做一个馒头包子,需要多少面粉,多少馅料都给记录得清清楚楚。 昨天虽然是第一天营业。 不过,刨去成本,净利润也有17块。 别看只有17块,但却能够抵大部分人半个月的工资。 顾志勇在旁边补充道:“因为昨天是第一天营业,我们也不知道到底会来多少顾客,为了避免食材上的浪费,准备得馒头包子也就不是很多。不过,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营业的时候准备得会更加充分,净利润也会比昨天更多。” 路要一步一步走才能够走得稳。 开店也一样。 第一天营业没有亏本,反而还有17块的赚头,宋青燕对此已经很满意了。 宋青燕埋头,继续翻阅账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