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挺孝顺的,但是你相信她心里会没有怨?没有恨?” 万玉芳的面色顿时凝重起来。 因为换做是她,她肯定做不到对父母不怨、不恨的。 面上没有表露出来,也只不过是没到撕破脸的地步。 宋保旺看了眼万玉芳脸上有着明显变化的表情,压着声音继续说道:“不管我们现在再怎么的弥补,从前对青燕的亏欠,我们始终都是弥补不上去的。如果我们再因为养老问题,一直把她绑在自己的身边,在无欲无求的曹玉琴对比下,青燕会对谁更亲近呢?将来养老时候,又会对谁比较上心呢?这应该不用我直接说出来吧。” “我们不如退一步,也算是以退为进,直接放开青燕。” “依照着青燕的性格,她能不念着我们的好?” “只要她念了,我们将来的养老问题还会是问题吗?她会不给我们养老吗?” 宋保旺说得头头是道,字字句句都是道理。 万玉芳彻底被说服,“行,明天我会留意着房子的事情。” 宋保旺:“在没有把房子买下来之前,你先别跟青燕夫妻俩透露这事。”w?a?n?g?阯?F?a?B?u?y?e?????????e?n?????????????.?????? “只说没做,那就不是以退为进,是在敲打,是威胁。” “只有彻彻底底把事给做好了,才是真正的以退为进。” 万玉芳:“知道,我的嘴巴紧得很。” 第217章 来信 于是,万玉芳开始忙起来。 每天早出晚归。 宋青燕见了,说道:“妈,不用这么着急,别累到自己。” 万玉芳高兴宋青燕对她的关心,笑着说道:“不累,我每天也就是出去跟人聊聊天。” 不过,在私下,万玉芳却有些发愁地跟宋保旺吐槽说道:“能医治不孕不育的医生不好找,符合条件的房子,也同样不好找。这几天,我走得双脚发酸,嗓子也都冒烟了,硬是没得到任何一个让人高兴的好消息。” 宋保旺:“找医生的事急不了,如果这么好找,青燕认识的那对夫妻早就有孩子了。” “至于房子……” 沉吟了会儿,宋保旺给了万玉芳一个找房子的方向,“你别再向这些亲友们打听了,他们的消息来源有限,不如直接去各家单位转转,我听说去年时候不少单位都在圈地盖房,到现在应该已经盖得差不多了。” 万玉芳迟疑,“这单位分房,肯定先紧着自己单位的人。” “更何况,每次单位分房,大家为了房子都快抢破头,还能轮到我们这些不是本单位的人?” 宋保旺:“那得要看我们想要买哪种类型的房子,如果是一室一厅这类的,我们这些外来人就算拿双倍的价钱来买,那也是买不来的,可如果是二室一厅、三室一厅,这些本来是给单位里的技术骨干、领导准备的房子,一般会多预留几套,普通职工也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这几套类型的房子上,即使知道单位把有空余的这几套房子给往外售卖出去,也不会掀起太大的风浪。” 万玉芳明白了,“行,明天我就到各单位去转转。” 在转了三四天后,还真的让万玉芳转到了好消息。 当天晚上,万玉芳就一脸喜气洋洋地跟宋保旺说道:“造纸厂那边有一套二室一厅可以往外售卖,粮站那边也有一套三室一厅的。” 宋保旺的眼睛顿时一亮,“粮站那边也有房子?” 万玉芳:“是呀!” 宋保旺高兴得直拍大腿,“太好了!如果能够买到粮站的这三室一厅,成为粮站的那些领导们的邻居,我们家青燕哪里还用得着绞尽脑汁跟她那个在粮站的同学拉近关系呀!天天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这关系自然而然就拉近了!” 万玉芳:“在听说粮站那边有房子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可因为三室一厅比二室一厅多了一间房间,价格也会……” 宋保旺收敛起脸上笑意,问道:“多少?” 万玉芳说了一个字数。 宋保旺不由倒抽一口凉气,“这价格,可真是有点分量!” 万玉芳:“我们就算把家里的所有存款都给搜刮出来,也凑不出这笔买房钱。” 宋保旺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走了两圈以后,他望向了放在木板床后面的马桶。 万玉芳顺着宋保旺的视线看过去,问道:“你想把金条拿出来?” 宋保旺:“家里的所有东西本来就是留给青燕的,这些金条也是,现在既然没有现钱去买房,自然得要把金条给拿出来。” 抬脚走向木板床后面的马桶,在移开马桶后,挪开垫马桶的两块砖,再用手刨开一层泥土,露出了一个颇有些年代感的木匣子,“你跟粮站的站长联系上没有?明天我就带着金条去跟他们谈谈价,尽快把房子给敲定下来。” 万玉芳:“没呢,价格太贵了,我拿不定主意,先回来把这消息告诉你。” 宋保旺:“好,我知道了。” 隔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宋青燕敏锐得察觉到宋保旺、万玉芳跟平常有些不一样。 整个人的心情格外愉悦,甚至还隐隐有些激动。 宋青燕就问他们:“爸,妈,你们这是遇到什么好事了?是我爸再次得到厂里赏识,位置能够再往上挪一挪?” 宋保旺一脸神秘,“算是好事吧,不过跟我厂里无关,等事情彻底落实了,你就知道了。” 宋青燕:“行吧。” 她也没有再追问,反正只要不是什么坏事,晚点知道就晚点知道吧。 顾志勇骑着自行车,送宋青燕去国营饭店。 饭店还是老样子,生意不好不坏。 大家都按部就班地上着班。 在快要下班时候,邮递员送来了一封信,“宋青燕,有你的信!” 宋青燕心中一喜。 离她给沈玉兰、夏桂芝寄去的信已经过去了十来天,今天终于来信,应该是有好消息。 她边快步从饭店里出来,边扬声问邮递员:“从哪里寄来的?” 邮递员:“京市。” 宋青燕高兴得从邮递员手中接过信。 厚厚一叠。 沈玉兰、夏桂芝都有给她回信,她们两个把信放在了一个信封里。 沈玉兰的信上主要告诉宋青燕,京市的哪家医院哪位医生比较擅长治疗不孕不育,也详细列举了,顺利治疗成功的患者原先身体上都有哪些不适,治疗的周期又有多长,花费的金额大概又是多少。 夏桂芝的信呢,主要是跟宋青燕说馒头包子店的经营情况。 信的末尾,也跟宋青燕说了有关寻找治疗不孕不育医生的事,说他们夫妻也拜托了周边的邻居。 不过,得到的信息不够沈玉兰那边全面,但也在沈玉兰的信件上汇总了。 看完了信,宋青燕拿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