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大丈夫何患无妻,赵家小姐不喜欢你,还有王家小姐、张家小姐呢!等到来日你金榜题名、封侯拜相了,难道我们荣安侯府还会少个主母不成?” 父母都瞒着他,不与他说真话,只有二弟直接就说赵家小姐不喜欢他。 是啊,可不就是不喜欢才退的亲吗? 沈江云有些恍然大悟,又被沈江霖的话激励了起来,不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二弟说得对,大丈夫何患无妻?如今正要做的,还是读书科举、画画成名! “大哥,我看你与其在这里感时伤秋,不如想一想,明儿个沈季友邀请我们去看样稿的事情,他们可是大手笔,一次性要印一万册,这样稿,可是轻忽不得。” 沈江霖说起了这事,沈江云立即想起了明天的行程,马上打起精神和沈江霖讨论了起来,人一旦专注了一件事,就很容易忘记另一件事,沈江云原本的自我怀疑也就散了。 夜已深,秋风起,落叶萧萧。 沈锐今夜吃了两杯酒,头有些发胀,直接宿在了主院,和魏氏大被同眠。 魏氏洗漱过后上了床,倚靠在大迎枕上却是睡不着,想到晚膳时候儿子屡屡追问,实在有些心头不忍,悄声问沈锐:“侯爷,你说要不然咱们便把实话告诉云哥儿得了,省的他老是记挂这事。” 沈锐掀起眼皮就着烛火看了魏氏一样,摇了摇头:“千万别,我都答应人家赵大人了,绝不说出去她女儿被大夫诊出不孕的事,如何能失信与人?再说了,云哥儿年纪小,又是见过赵家小姐的,赵家小姐长相标致,云哥儿一直拿人家当未来媳妇儿看,若是执意要娶、不介意她不能生养,到时候你待如何?” 魏氏心头一惊,倒是没想过这种可能。 她一边摆手一边躺下:“罢了罢了,以后别再提赵家人就是了。” 沈锐和魏氏哪里知道,赵秉德一是为了退婚,二是想长留女儿在家中,才说了“不孕”的谎言做理由。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最有力的退亲理由。 安宁是个有预知能力的女儿,这样的女儿与其嫁给别人家,便宜了夫家人,倒不如一直留在家中,帮一帮娘家人。 女生外向,只有一直留在家中才安稳。 这也是赵秉德最终爽快同意退亲,且对沈家人说出了自己女儿曾经落过水,被诊断出宫寒不孕的原因。 荣安侯府承了赵家的情,但是以后谁要再娶自家女儿,总要去荣安侯府打探消息的,到时候让荣安侯府放出这则消息,是再合适不过的。 女儿本就厌恶荣安侯府,多厌恶一层,又何妨? 当然,女儿在家中,自己也不会亏待了她便是。 第60章 恐怕赵安宁怎么也不会想到, 自己的亲爹也会算计她。 上辈子,赵安宁不曾告诉过父母自己有预知未来之能,毕竟她所有的行动都非常顺利, 赵家在她的因势利导之下,只认为这个女儿智计百出、十分聪慧, 对未来大势很有自己的判断。 而这辈子,许多情况都在她的意料之外,让她不得不借助家族的力量, 去退了这门婚事, 故而扯了一个会做预知之梦的幌子,以让赵家众人都会站在她的这一边, 与她一起去对付荣安侯府。 一步错,步步错。她的一念之差, 让其家人也生出了贪念。 只是赵安宁眼前的危机解决了, 她暂时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的与沈江云退亲,其实就连赵安宁自己都不知道,在她再次遇到沈江云的那一刻, 自以为可以镇定以对的心, 却突然变得慌乱不已。 赵安宁讨厌这种不可控的状况, 这辈子她一定要把主导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翌日清晨, 又是一个艳阳天, 沈江云兄弟两个约定好散学之后便去沈府找沈季友,一道前往“沈记印刷坊”。 等到一行三人, 到了“沈记印刷坊”的时候,便听到里头喧闹嘈杂不已,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工人, 身上围着围裙,却各个沾着油墨。 见到了沈季友,有个管事的立马迎了上来:“三少爷来了,快里面请。” “沈记印刷坊”位于京郊的一处四进大宅院里,里头有专门进行雕版的师傅、有捡活字的伙计,有拿着墨刷在上色的,还有专门装订成册的,因为基本上都是手工制成,所以步骤繁多,都需要人工一道道去做,但是整个印刷坊,繁而不乱,这便是管理人的水平了。 沈江霖一面看过去,一面暗暗点头,难怪“沈记印刷坊”能做这么大,确实是有点水平的。 朱管事将他们三人请到了一间会客的小厅内,给众人上了茶,然后才从一排书架上,取出了三本样本,请他们三人同看。 首先是封面的画像,虽然简化了人物线条,上色也没有沈江云原版的好,但是关键的人物形态、想要表达的那种腾云驾雾、仙气飘渺的感觉,是到位的。 这便是原画和批量印刷制作的区别,但是很显然,“沈记印刷坊”应该是请了高手进行绘版的,否则达不到这种效果。 而且,封面的《求仙记》三个大字,重新换了一个古朴的字体,那种道家的轻灵与神秘之感,一下子扑面而来,比之以前他们自己写下的字体搭配这个画面,更加有冲击感。 不愧是大周朝最大的印刷坊,确实有审美实力。 沈江云自己这个原画作者看了也是频频点头,心中是满意的。 翻开封面,里面的版面和文字的大小也重新做了排版,更加符合现在人读书看书的习惯,这个他们已经是做熟了的,自不必说,里头十二幅内插画应该是封面的同一个雕版师傅做的,水平在线。 沈季友一眼就看出了谁的手笔,问朱管事:“你们把吴大师请出山了?” 吴大师跟着“沈记印刷坊”做了一辈子,去年就退下了,带出了许多徒子徒孙,是“沈记印刷坊”的第一雕版大师,不管是名家字体、还是绣像插画,到了他手里,总能还原出来原版的八分味道。 这次能把吴老爷子请出山,足以可见他爹沈万财的重视。 样稿审核下来,三人都很满意,在细枝末节上又讨论矫正了一番,这才确定了下来。 “季友兄,定下稿件的话,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印出来?”这是沈江云很关心的一件事,他迫切的想知道,霖哥儿的话本子,是不是真的能卖出来。 毕竟自家人觉着好是一回事,能不能被世人所认可,是另一件事。 这事沈季友熟悉,都不用朱管事介绍,直接就回道:“今天确认了样稿,明日就可以排版好,为了印的清晰,节省成本,我们这次文字方面用的是活体子,图稿需要吴大师带着徒弟们抓紧多刻印几版,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