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们,可都是从医馆那边出来的啊!
庄子日后是‘药庄’,无疑服务于百家医馆。
那,在用人方面,当然是与医馆关系越亲近越好咯。
但他不知道的是,正因如此,戚渺才要换人。
百家医馆如日中天,不加以牵制,必定走上阙兴堂、至仁医馆的老路。
戚渺想到的牵制办法,就是从药材方面下功夫。
出发来新扈前,系统提醒过此地缺医少药,事实也确实如此。
医馆大夫需外聘,学徒个个刚入门,几年下来堪堪改善“缺医”。
“少药”的解决办法简单粗暴也切实有效,内外双管齐下。
内,以利驱使,民众都可成为采药人,卖药人。
外,暂为镖局代购,再是假药贩子成输送主力,后有各郡县药商闻风而动。
无论是哪一种,都要经过“药庄”。
总而言之,医馆能否长久维系,药庄是关键,药庄能否持续创收,医馆是重点。
戚渺要的就是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衡。
尤曼娘得知庄子上现有人手只留女子,往后也只招用女子,倒是有些明白戚渺的用意。
无非是世道艰难,想给同为女子的她们一条出路罢了。
对,也不完全对。
正如戚渺对系统作出的回应,想让医馆和药庄相对独立,人员架构是基础也是核心。
从男子代妻求医问药,到应招女学徒寥寥无几,可见世道对女子的约束,若药庄上下皆为女子,因着男女大防,医馆永远不可能与其融洽无间。
此外,拣药、制药等都是精细活,针织女红都能玩出花来的女子,如何会比男子差?
......
三天时间,足够新旧两位管事交接工作,戚渺在看过假药材后,也拟定好了变废为宝攻略。
简单来说,分类处理:
第一类,留作假货范例。
用晒干的老芋充当可健脾胃安心神的‘茯苓’;以水浸直卖高价的可明目通利九窍的‘细辛’......
依照朝廷编写的药典、摆在眼皮子底下的真假药材,切实了解造假的手段,以便更快速准确地辨识。
第二类,用于制毒所需。
主要是些炮制、存储不当,药性大减甚至突变的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