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狼书屋 > > 我把异界物资上交了 > 分卷阅读11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19(1 / 1)

部被小队取走。 根据最新的数据,方雨桐过滤掉了更多无用的房间,现在,唯一还有调查价值的位置只剩一个。 五楼楼顶。 数据库的门禁记录显示,大卫·杰顿博士在居住期间,最常出入的地方不是任何一间实验室,而是楼顶。 一个研究者,不需要做猜想做验证,只要每天爬楼顶,就把实验结果做了出来。 难道实验结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掉到楼顶上了? 刀锋小队这次为了绕开安保,选择从窗外行动,一行人从三楼外墙,靠着钩锁和蜘蛛无人机,攀上了六边形大楼的楼顶。 楼顶有一座异常结实的黑色帐篷。 不知内部是什么结构,但它非常的抗风抗雨。 如果大卫·杰顿来楼顶不是抽烟或者呼吸新鲜空气,那他的去处就一定是这座帐篷。 可惜楼顶没有监控,不然方雨桐可以直接从监控里看大卫·杰顿曾经来做过什么。 现在他们只能亲自进帐篷,一探究竟。 确认内部无人,撩开帐篷,刀锋队长皱眉。 “又是一个作法现场……” 帐篷内部,地面上又是一个直径一米多的图案,看起来就像奇怪的教徒在地上画法阵一样。 不过和秘密房间里的不同,这里的图案不再是圆环和正三角形叠加。 而是变成了圆环内画着许多歪歪扭扭的曲线,看起来有些像核桃仁,也有些像大脑的简易图。 可惜在这里没有发现新的书本和册子,而且从房间内的情况判断,这里很久没人来过了。 “撤离。” 刀锋队长下令,外围的小组配合观察,内部小队的九人从楼顶快速索降到一楼,在雨幕中离开。 刀锋小队完美完成任务,进入林地撤离点,沿路线撤离。 他们只是行动小组,这一次收获的数据、情报以及样本,还要交给情报组的人分析。 最后才能知道大家有多少收获。 不过现在可以确定的是,两个世界的确在更早的时候就发生了联系。 他们先前的推测和切入点都是正确的。 大卫·杰顿不再是怀疑对象,而是明确的目标人物。 当然,同样明确的还有为大卫·杰顿提供帮助的富豪,这座未名岛的所有者,卢卡·加西亚。 外海,墨鲸的指挥塔里,“杀人蜂”组长李海峰盯着手上的平板皱眉。 他在看刀锋小队收获的情报,他看的并不是杀人蜂标本,也不是隐秘房间的石室。 他关注的是六边形大楼顶部的那间黑帐篷。 帐篷里出现的那个仿佛大脑简笔画的图案,是他在异世界从未见过的。 如果类比石室里闪电教徒的图案,这个大脑简笔画,会不会也意味着某个异世界的组织? 而大卫·杰顿所关联的,就是这个组织? 李海峰觉得,这条线索从蓝星世界查,或许没办法很快出结果。 他必须尽快将情况上报,提出异世界调查申请。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y?e?不?是?ì????ü?????n????〇??????.????ō???则?为????寨?站?点 他们需要让孟溪查一查,这个大脑图案,和哪个异世界组织有关…… 第64章 未名岛行动之后,工作组根据对收获情报的分析工作,制定了新的调查目标。 虽然在岛上没有找到太多和生物实验有关的证据,但是他们通过岛上的园区数据,明确了“杀人蜂博士”大卫·杰顿和“岛主”卢卡·加西亚的接触时间。 数据显示,大卫·杰顿去年第一次收到卢卡·加西亚的邀请,前往未名岛进行学术休假。 随后他的杀人蜂相关研究就突飞猛进,原本多年没有突破的项目,忽然就取得了成果,并且在此之后,凭借成果的大范围应用,进入了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任职。 当然这样的任职背后,或许也有“岛主”卢卡·加西亚作为富豪的影响力,但是不管怎么说,大卫·杰顿的成果是真实存在的,让杀人蜂不再“杀人”,这一成果为政府省下了每年数以亿记的治理费用,它值得一个名利双收的好岗位。 对方的情报部门甚至为卢卡·加西亚遮掩了大卫·杰顿的行程。 只是从对方介入的程度来看,外国同行们并没有想到这个成果或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 否则未名岛的防卫不会全是私人保镖,连一个特工或者雇佣兵都没有。 所以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工作组也要格外注意,不要惊动这些外国同行。 他们要在尽可能低调的情况下,搞清楚大卫·杰顿和卢卡·加西亚究竟在做些什么。 为什么在卢卡·加西亚的未名岛,会有异世界产物。 甚至卢卡·加西亚的种种行为,还在表明他或许也信仰了闪电飞升教。 教义是从哪里来的,他又是如何看懂教义上的沙里语的。 还有六边形大楼顶层的帐篷,大卫·杰顿关联的那个大脑图案,是另外一个异世界教派?还是蓝星世界的现存教派?又或许两者皆是? 现阶段调查的目标点比“杀人蜂”阶段更多,也更明确了。 为此工作组的行动部门发起了申请,组建新的专项小组,将之前的“两界联系”专项小组和“杀人蜂”专项小组整合,并且调配了更多的行动小队和情报小队。 在执委会上,新专项小组的组建得到通过,并且经过讨论,孟溪也作为行动队员,被加入了专项小组。 预计下一次联络,“未名岛”专项小组就会把异世界相关的调查任务交给孟溪。 与此同时,在工作组进行分析判断、开会立项等工作的时候,在异世界,孟溪正在进行她的学徒训练。 训练第二天,不论是晨间仪式还是文化课,大部分学徒都已经驾轻就熟。 自觉搬石墩子,自觉排队,自觉前往上课的大遮阳棚。 整个过程不再需要导师或者军团长官们引导,只需要通知一声,大家会自己做好。 学徒们如此听管教,得益于沙罗的民间风气。 民众对沙罗总是很信任,这种信任除了惯性,还来自于沙罗管理的无处不在。 不论在哪里发生哪种事,你总能找沙罗的管理人员问个大概。 就比如今天孟溪的小组,去问两位导师关于耶罗娜家的治安队员的事。 那两位虽然一个来自农务中心,一个来自治理中心,但两人对治安中心的事都有所了解。 哪怕是这样昨晚才发生的事,今天清晨这两位其他部门的管事就已经知道了消息。 之前就有同事提过,沙罗的统治方式很现代,远高于当地的生产力水平。 甚至有人以此推测,是不是沙罗的机构内部,有着和民间完全不同的状态。 就好像蓝星世界的一些民族,因为历史原因忽然从农业社会一步跨入信息时代,造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