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狼书屋 > > 雨后闻腥 > 分卷阅读9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96(1 / 1)

蹙眉:“你果然,从来不服我。” 辞迎轻嗤一笑,却又摇头叹气:“唉,就当是吧。” 景莲生从未见过辞迎这样笑,心中有些异样,眼神却更坚定了:“好,我答应你,与你好好比试一场,毫无保留,你死我亡。” 辞迎看着景莲生,听到这话,竟然是异常满足:“我知道你一诺千金,请多多惜命,活到那一天,遵守你的承诺,太子殿下。” 辞迎转身欲走,无声地推开窗棂。夜风裹挟着寒意涌入,月光如水般落满他单薄的肩头。 景莲生这才看清他模样——不过半月未见,素来仙姿玉质的圣子此刻面颊消瘦,肤色白得近乎透明,衣襟在夜风里轻轻飘摇,当真如风中残烛。 景莲生喉头一紧,脱口唤道:“辞迎!” 辞迎一怔,回头看他,眼神幽微。 四目相对的刹那,景莲生忽觉喉间发涩:“驿站……是不是你救了我?” 辞迎闻言,身形微不可察地僵住,仿佛被这句话击中了一般。他镇住了许久许久,眼眶微微泛红,声音微微颤抖:“为什么会这样想?” “我思来想去,只有这个可能。”景莲生说,“……虽然令人费解。” 辞迎抿了抿唇,仿佛想笑又不敢,又像是想哭而不能,半晌只道:“殿下,记得惜命。下次相见,我告诉你答案。” 说完,辞迎便化作一道流光,在月下消散。 景莲生不得不承认,他总是会被辞迎纯粹的眼神蒙骗。 明明栽过好几次跟头,明明每次接受辞迎靠近,他都会倒霉。 但他这次还是选择相信辞迎。 他甚至真的期待下一次相见。 他甚至……真的开始惜命。 素来锋芒毕露、仗义执言的他,居然学会了韬光养晦,明哲保身。他不再与皇帝针锋相对,而是安静地待在东宫,闭门不出,一夜之间收敛了所有的锐气。 皇帝对此十分欣慰,甚至在朝堂上多次夸赞景莲生“终于懂得君臣之礼,懂得天威不可犯”。朝臣们纷纷附和,称赞太子殿下日渐沉稳,颇有储君之风。 一个月之后,边境传来情报:蓬国敌军在穿越险隘的时候,不知发生了什么,竟然全军覆灭。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景莲生几乎一瞬怀疑是辞迎所为。 然而仔细一想,却觉得不可能。 虽然辞迎玄术高强,又仗着险隘的地形优势,但敌军中也不乏武功过人、又通玄术的能人,更有一骑当千的高手。 辞迎再是神勇,一骑当千便也顶天了,决不可能以一敌万! 这敌军莫名覆灭,虽然古怪,却也是大喜事。 全国上下自然普天同庆,连皇帝也微微松一口气:说实话,他虽然相信古莲赐福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最好还是从一开始就没什么问题。 皇帝大喜:“感谢古莲!这是天降神迹,一定是古莲庇佑!” 说罢,皇帝便吩咐安排盛大的祭天酬神仪式,以感谢古莲的庇佑。 景莲生素来与莲教不睦,这一日,却破天荒地来到了酬神仪式。 皇帝见状,心中纳罕,却也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太子总算懂得尊重国教了。” 景莲生闻言倒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他本是揣着连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念想来的。 这几日总莫名想起那人立在月光里的模样,像根刺扎在心头。 但出乎意料的是,身为圣子的辞迎却缺席了这样重大的仪式。 巫应则解释道:“辞迎闭关已有月余。” 景莲生闻言,眉头微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想起辞迎那日离去时的背影,想起他苍白而清瘦的脸庞,想起他微微泛红的眼眶。 辞迎的缺席,让他心中隐隐不安,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被悄然抽离。 他闻鸡起舞,勤勉练剑。 晚上挑灯,专注磨剑。 侍从奇怪道:“烽火已平,殿下怎么反而练剑更勤勉了?” 景莲生擦拭剑身,仰头看月:“我剑有约。” 侍从们面面相觑,不明所以,却也不敢多问。 他们只觉得,太子殿下似乎与往日不同了。 他的眼神中多了一种执着,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又仿佛在准备着什么,期待着什么。 景莲生也变得内敛温和,他想,自己要活着。 活到在见到辞迎的那一天。 虽然……他还是没有办到。 古莲开花那一日,皇帝焚香祭天。 由于古莲许愿的规则,皇帝不信任旁人,为了独享许愿权,所以屏退左右,独自完成许愿。 礼成之后,皇帝来到高台之上,身着绣金龙袍,头戴冕旒,目光扫过群臣,朗声道:“朕今日于古莲之前,许下宏愿——愿我莲国百年昌盛!古莲亦已回应。” 台下众人闻言,无不振奋,纷纷跪拜高呼:“陛下圣明!莲国永昌!” 然而,皇帝脸色并无就此欢欣,反而愈发沉重:“然古莲报梦昭示,此愿之代价,需以我皇族血脉为祭。” 此言一出,群臣面面相觑,皇亲目瞪口呆,无人敢相信自己所闻。 皇帝立于祭坛中央,神情凝重,眉宇间似有万般不舍。 他在袖中掐了自己虎口一把,痛感瞬间涌上,眼中立即泛起泪光。 他含泪朝天跪拜,双手合十,神情悲切:“古莲在上!朕愿以己身献祭,换我至亲平安。若古莲有灵,请取朕一人之命,莫要牵连朕之血脉!”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祭坛上回荡,带着一种令人心碎的恳切。 台下群臣无不为之动容(起码看起来是这样子),有人掩面低泣,有人默默垂首,仿佛被皇帝的大义所感染。 巫应立于一旁,神色肃穆,口中念念有词,掷下卜龟,看着铜板落地,感伤摇头:“陛下舍身取义令人敬佩,然而,古莲旨意已出,无可转圜!”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仿佛连风都停止了吹拂。 皇帝闻言,身形一颤,眼中泪光更甚,却未再多言。 他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台下众人,神情悲壮:“朕会斋戒沐浴,清修祈福七七四十九日,望能感动古莲,换我至亲平安。” 台下群臣纷纷跪拜,高呼:“陛下仁义!莲国永昌!” 仁义的皇帝开始清修祈福,表示出令人动容的慈悲。 与此同时,皇亲们都全部被“保护”起来,圈禁宫中。 虽然古莲报梦,只要求献祭皇帝的直系亲属,但皇帝出于谨慎,让三服以内的亲族都入宫祈福,也算是非常虔诚了。 这样的举动背后的意味不言而喻。聪明的大臣们都已经明白圣意,纷纷上书,劝说皇帝要以江山社稷为重,舍生取义。 而皇帝自然要再三拒绝:“朕怎么忍心让至亲献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