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贼子,绝不可容,今特命将军统御三军,代朕便宜行事,斩决自专,荡清逆党;” “凡公卿大臣,皆须听命与宋学士,敢有违抗者,视同叛党,严惩不贷。钦此!” 话音落下,一片哗然。 有人讶异于祁王谋反,有人则震惊于陛下把这件事全权交托给了宋千帆,有人则在思考王家在这起事件中的站位。 一时间,惊怒、怀疑、嫉妒…… 种种情绪激荡在人群之中,不可用言语述之。 “祁王反了!?” 唐颂霍然抬头,一脸不可置信。 他痛心疾首道:“陛下待祁王不薄,他竟如此忘恩负义,数典忘祖!” 老狐狸,宋千帆暗道。 念圣旨的过程中,他一直有在暗中留意宾客脸上的表情,倒还真被他抓住几个露出异样的。 宋千帆暗暗把这些人的名字都记下了,准备待陛下回来后上报。 “现在诸位都清楚原因了,”他合上圣旨,环顾四周说道,“下官也不瞒着各位,在祁王之乱平息前,下官绝不会放任何一个人走出这扇大门。” “宋学士,对于圣旨,老夫有几处不解。” 兵部尚书站出来,眉头紧锁,语气倒是客客气气的:“祁王谋逆,为何陛下不调动禁军平叛?又为何要让宋学士把我等一行人召集在这里?难道说……” “没错,”宋千帆痛快承认了,“陛下怀疑,祁王同党,就在宾客之中。” 宋千帆故意用了一种会引人误会的说法,这样所有人都会觉得陛下是在设局,不会想到他现在人都不在新都。 果然,此话一出,兵部尚书的脸色陡变,大臣们更是议论纷纷。 唯有唐颂,在听完他这番话后,眸光不经意地闪了闪。 禁军被祁王渗透得厉害,这点他不会不明白,陛下不敢用禁军,也是理所应当。 但是…… “宋学士,”他盯着宋千帆的双眼,犀利问道,“圣旨上只说了命‘将军’统御三军平叛,却不知,究竟是哪位将军?” 宋千帆表情不变,瞳孔却微微一缩。 在写这封圣旨时,陛下还不确定,宗策能不能随他一同赶回来,所以干脆就把前面空出了一个字,如果宗策赶不回来,就换成当初他提拔的那几位预备人选。 但要死不死,宋千帆在宴会召开前,收到了宗策即将回新都平叛的消息。 仓促之下,他根本就没把那个字补上! “是下官念圣旨时遗漏了,”宋千帆勉强笑道,“陛下说的是宗将军。” “宗将军?”唐颂眯起眼睛,怀疑道,“宋学士,这可不对吧,宗将军此时不应该是在边关御敌吗?怎么可能在新都为陛下统御三军?” “而且不管怎么说,他一个游击将军,就算能领兵,也该领的是边军才对。禁军贵重,皇权直属,他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既无战绩在身,又无资历品阶,有何资格指挥平叛!” 大臣们听闻唐颂这一番话,也纷纷回过味来,嚷嚷着要宋千帆把圣旨传阅众人,以辨真假。 “圣旨怎可能有假?” 宋千帆是万万不可能把那缺了一个字的圣旨给出去的,即使他手中这份毋庸置疑,是货真价实的圣旨,但面前的王侯公卿们可不会认! “这也难说,”唐颂步步紧逼,“既然是真,为何你不愿交予众人一观?” “是啊,宋千帆,难不成你是在心虚么!” 人群中有人在喊,宋千帆飞快地瞥了那人一眼,发现是被自己记下名字的人,十九八九就是祁王同党,想要激起众怒好趁乱离去。 但是,想得美! 宋千帆咬紧牙关,招呼护院挡在自己面前,已经做好了哪怕被打死,也绝不放这群人离开半步的准备。 这些人都是朝廷命官,位高权重,一呼百应。 谁也不知道他们和祁王的联系有多深、又暗中为谋逆做了多少准备。 他也就是侥幸打了个时间差,才能把他们聚集在一起与外界隔绝,一旦将他们放出去……新都就要彻底乱了! 他必须要坚持到陛下和宗将军回来才行! 正在僵持之际,突然,外面传来浑厚低沉的钟声。 一下、两下、三下……足足九下! 钟声回荡期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竖起耳朵静静聆听。 其中也包括宋千帆。 直到第九下响起,现场彻底炸了锅! “足足九下,这是丧钟!是皇帝大行之仪!”有人大喊起来,颤抖着手指着宋千帆,“陛下驾崩了,你却不让我们这些大臣离开——宋千帆,究竟谁才是乱臣贼子!?” 宋千帆也没想到祁王居然能搞出这一手,难不成宫中已经……他心中一紧。 面对群情激奋,他的腿脚因为害怕都已经开始颤抖。 但宋千帆依旧重复着自己先前的语句: “陛下说了,凡公卿大臣,皆须听命与下官——在宗将军来之前,谁也不许离开!” “胡说八道!!!” “若陛下当真有难,你在这里阻拦我等,就是板上钉钉的谋逆!” 祁王同党叫嚣着要硬闯。 剩下的那些人被他们带着,也开始怀疑起了宋千帆和他手中圣旨的真实性,嚷嚷着要离开,出去一探究竟。 宋千帆和护院们百般阻拦,眼看着局势即将不可挽回,众人一拥而上之际,紧闭的大门忽然被人从外面推开了。 迫不及待冲在最前面的祁王同党刚想怒斥别挡路,抬头看到那人模样,瞬间止住脚步,露出了惊骇万分的神情。 明明不久前丧钟还为之而鸣的年轻帝王,正披着狐裘静静立于门外。 黎明的熹微天光披照在他身上,呼出的白气带着风尘仆仆的气息。 他的身后还跟着一群杀气腾腾的士卒们——都是货真价实、刚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 他们身披盔甲,手握长刀,无声地与满朝文武对峙。 殷祝的视线扫过神色各异的一众人,纤长睫羽轻眨,漆黑双眸中带着清澈的疑惑: “方才是谁说,朕死了?” 第37章 “陛……陛下!!!” 转瞬之间,刚才还在嚷嚷着要闯出去的大臣们像是被人掐住脖子的大鹅,呼啦啦跪了一地。 其中以宋千帆最为激动。 他跪在地上,又喊了一声陛下,看着殷祝的表情那叫一个感激涕零。 就跟危难之际突然看到天神降临一样。 虽然事实上也相差不远。 但殷祝的状态其实并不算好。 他的身体才刚刚恢复,在祁王的田庄上也没怎么好好休息,连口热乎饭都没吃着,又奔波了一天一夜。 以致于光是站在这里,就耗费了他全身的力气。 这会儿能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