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狼书屋 > > 朕与将军解战袍 > 分卷阅读20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09(1 / 1)

滑牛肉好了。” “牛肉也不行!” 殷祝怒道:“那朕还能吃什么?你该不会说,只要是肉都不能吃吧?” “重疾者不得沾荤腥,饮食以清淡为主。”归仁还真的冲他点了点头,一本正经道,“陛下说得极是。” 殷祝和他对视一眼,当场拉着他干爹就要往外走。 “走走走,这老头疯了,别听他的,”他嚷嚷道,“连块肉都不让吃,朕要是一直吃草,三天就得入土为安!快走!” 归仁在后面喊着:“陛下,只能吃一点点,切不可任性妄为啊——” 殷祝都被他气笑了,扭头看着他干爹:“你该不会真相信这老头说的话吧?” 宗策沉默片刻,反手扣住了他的五指。 “陛下当真没有任何不适?”他直勾勾地盯着殷祝,似乎想从那张脸上看出些什么,但又不愿事实真如归仁所讲。 “真没有,”殷祝再一次肯定回答,“朕好得很呢!” 但他心里也在嘀咕,自己这脉象,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难不成是因为快要到历史上尹昇将死的时间了吗? 但是不可能啊,原本的历史早就被他改变了,北屹灭亡,大夏重归旧都,他干爹预计将来肯定也能长命百岁,没道理只有他还是按照尹昇那王八蛋的寿命来活吧。 殷祝潜意识觉得,自己似乎忘了些什么,而且还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似乎……和那天的梦有关? 可当他再努力回想时,却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算了,能活一天是一天,人总不能被自己吓死吧!” 他坐在雾气蒸腾的炉子边,从特意叫人打造的火锅里捞起一大片羊肉,蘸了蘸麻酱,夹到了他干爹的碗里。 宗策看着自己碗中不知不觉已经堆成尖的羊肉,忽然问道:“陛下,帝陵在您登基那年已经选址完毕,先前您说国库紧张,叫修陵的人停了工,如今北伐结束,是否也应该继续修建了?” 殷祝捧着碗,鼓起腮帮子看着他。 他咕咚一声把羊肉咽下肚,疑惑道:“怎么想起这件事了?” “冲一冲晦气。”宗策认真道,“策老家有句俗话,叫早修墓,晚入土。” 殷祝哭笑不得地放下碗:“这是哪门子的习俗?朕不在意这些身后事,要真到了哪一天,人都死了,随便给我埋哪个山头都行。” “绝对不行,”宗策皱眉,“事死如事生,陛下就算是……”他默默咽下了“精怪神仙”四个字,继续正色说道,“总之,帝王墓葬关乎国事,不可如此随便。” “好吧,那这事儿就交给你办好了,记得别用太多钱,修个差不多就行了。”殷祝似是不经意地提醒道,“哦对了,记得在旁边给自己留个位置。” 他的人生梦想,已经从亲手把偶像从地里挖出来,变成了和偶像一起在地下合葬! 宗策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多谢陛下恩准。”他说着,眼中带上了一点笑意,抬手也给殷祝夹了满满一筷子。 但殷祝低头一看,脸就垮了。 ——可恶,竟然全是素的! 作者有话说: *节选自《黄帝内经》,有修改删减 第115章 【一更】 殷祝并没把归仁的警告放在心上。 于他来说,现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先妥善处理好唐颂这件事。 身为阁老,唐颂的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上下,更别提唐家本身就是大夏传承多年的老牌世家之一。 所以,尽管殷祝借着魏邱这件事将唐颂下狱,但这才半个月的功夫,案头就堆满了替他求情伸冤的折子。 倒是那魏邱,尽管新都宫中传话,柔姬为弟弟的事情夜不能寐,几乎要哭晕过去,但殷祝并不打算放人,其余大臣们在替唐颂求情时也都不约而同地忽略了这个愣头青。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Y?e?不?是?ì????????ē?n?????2????????o???则?为?屾?寨?站?点 搞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妄想着靠攀咬同僚上位的蠢货,活该有此下场。 唐颂被释放的那天,他站在刑部大狱的门口,张开双臂,任由家人用艾叶掸去身上的灰尘晦气,望着头顶刺目的天光,忽然朝着特意来接自己的太子笑了一声。 尹英疑惑道:“老师何故发笑?” “只是见今日晴空舒朗,有感而发,”唐颂并不正面回答,但显然心情十分不错,“走吧,殿下,快到午时,也该回家用膳了。” 但他婉拒了马车,非要带着太子和一帮来接自己出狱的亲信大臣步行回家,一路上一众人浩浩荡荡地穿街走巷,为首的唐颂更是姿态悠闲犹如闲庭信步,吸引了长街上无数行人百姓驻足旁观。 消息传回旧都,宋千帆面色沉重地朝殷祝行礼道:“陛下,还望您顾全大局,万不可在此时与唐颂硬碰硬。否则南北才将统一,恐又有分裂之患……” “不用你说,朕已经感觉出来了。” 殷祝拍了一下放在自己左手边的折子:“唐颂入狱这半月,朕给南方下达的旨意不是阴奉阳违,就是用各种借口理由拖拖拉拉,要不是经过这一遭,朕都还不知道,这大夏的皇位原来已经姓了唐了!” 这话说得极为尖刻,宋千帆心中一抖,终于察觉到殷祝这口气已经憋了许久,不吐不快。 他担心殷祝会激进行事,赶忙劝诫道:“当务之急,还是先将人召到旧都,安抚为上,放在眼皮子底下,总比隔了条江要好。” “朕服软,叫唐颂带着他全家老小一起来旧都扎根,再过上和从前那样被他指手画脚使眼色的日子?” 殷祝冷笑:“做他个春秋大梦去吧!” 宋千帆头疼道:“可是陛下,目前来看,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只要唐家一家老小在您的掌控之下,他就算有野心,那也只是在朝堂之上更进一步,但换做太子在身侧,您就不怕大夏未来的根基被唐家彻底掌控吗?” 殷祝双手撑着桌案,俯身盯着他问道:“你以为,朕为何要你那下属去替朕挑选宗室子弟?” 宋千帆一愣,随后惊恐地睁大双眼。 “陛下难道是……打算换太子?”他险些腿一软,当场跪在地上,“不可啊陛下,尹英殿下毕竟是您唯一的儿子,国出正统,殿下成为太子监国以来,也一直兢兢业业,从无差漏,身为君父,您若是废了他的继承权,怎能向天下人交代?” 殷祝沉默着与他注视。 这些道理他当然知道,甚至远比宋千帆考虑得要更加深远。 封建社会比起君主的能力性格,更看中血统的纯正,若不是因为这个,殷祝早就有换人的打算了。 “尹英那孩子,朕比你们都要了解。”殷祝叹了口气,没对宋千帆说什么重话,因为在外人看来——甚至哪怕是在他干爹眼中,尹英都算是一个合格的储君了。 “朕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