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狼书屋 > > 朕与将军解战袍 > 分卷阅读2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24(1 / 1)

道:“怎么不喊醒我?” “看你睡得太香了,不忍心。” 殷祝的声线很轻,带着熟睡的慵懒。他试着抬了下手,有些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肌肉竟然没有退化太多,不禁问道:“朕睡多久了?” “今天是大年初一。” “是吗?那还真是赶巧了。”殷祝笑道,“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他摊开手,故意装可怜眨巴了一下眼睛,本只想逗逗他干爹,谁知道宗策还真的从枕头底下给他掏出了一个红包来,不禁目瞪口呆。 宗策直直地看着他,“陛下唤策一声干爹,策自然要履行干爹的责任。” 殷祝捏着那厚厚的红包,忍不住眉开眼笑——虽然他不缺钱,但这可是他干爹给的!怎么能一样? 他凑过去,在他干爹的唇上吧唧了一口,忽然又想起了什么,狐疑道:“朕昏睡这些天,你没干什么坏事吧?朕怎么觉得大腿根的韧带有点儿酸呢?” “或许是因为您卧床太久,不常活动导致。”宗策缓声道,“不知陛下说的是哪种坏事?” “就是……”殷祝吞吞吐吐半天,最后怒视宗策,“不要明知故问!先前你答应过会好好照顾朕的,可朕一觉醒来,怎么什么都没穿?” “策怕亵衣的针脚扎到陛下。” “鬼扯。”殷祝鄙视地看着他干爹,说好的正人君子呢?怎么在他面前就变成敢做不敢当的胆小鬼了? “算了,扶朕起来更衣吧。” 宗策的身体僵了僵。 两人不约而同地回避了一个事实,殷祝不说,宗策也没有提。 他清楚地知道,就算真的只有短短一日时光,他能分到的,也不过是清晨片刻的温存。 但宗策还是下了床,拿起早就备好的衣物,替殷祝一件件穿上,就连早膳也是他亲自去端进来的。 因为殷祝之前就叮嘱过他,自己醒来的消息,绝对不能走漏给任何人。 长时间的卧床,到底导致还是对殷祝的身体机能造成了影响,他有些费力地捏着勺子吞咽,试图找回对肌肉的控制权,并婉拒了他干爹想要喂他的提议——自己的时间不多,简单复健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宗策于是也不再坚持,只是把这段时间国中和朝堂发生的大事简明概要地讲了一遍,又在殷祝用完早膳后,掏出帕子,替他擦了擦嘴角的粥粒。 “情况大概就是这样,”他说,“陛下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殷祝这会儿怒气值已经顶格了,他现在只能庆幸自己还算有先见之明,同时一直对尹家直系血脉抱有极高的警惕心。 事实证明,尹英这小子如果没有自己盯着,只会做的比他想象的还要过分百倍!搞不好他干爹就要栽在他手上了! 要是他拼了命送上青云的干爹被他的儿子——甚至还不是亲生的那种——拉下云端,跌落尘泥,甚至是沦为阶下囚被处刑,殷祝觉得,自己就算躺在棺材板里,也会被气活过来。 他眼神冰冷:“应涣呢?把他叫来。” 宗策离开前,到底还是没忍住,问了一句:“陛下,您的计划为何不肯叫策知晓?应涣能做的那些事情,难道策就不能为您做吗?” 殷祝在服药昏睡前,连续三日召应涣进宫,还特意避开了他,这些宗策都看在眼里。 “有些事情,他做比较合适。”殷祝含糊道,然后催促他,“快去吧,朕在宫里等你,记得别叫其他人进来!” “……是。” 应涣来得很快。 大年初一,他本该在家沐休,但宗策却在距离皇宫最近的一处民居内找到了他。 他来时应涣还在家中吃饭,独自一人,饭菜略显寒酸,一看就知道是自己做的。 在看到宗策的瞬间,他便脱口而出:“那位醒了?” 宗策淡淡点了一下头。 应涣立刻放下筷子,说要随他回宫面圣。 回去路上,天莫名阴了下来。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布?Y?e?不?是?ì????ü?????n?Ⅱ?????5?????ō???则?为????寨?站?点 街道上狂风大作,还零星飘起了几片雪花。 这是要下大雪的征兆。 宗策一直保持着沉默,倒是应涣瞥了他好几眼,主动搭话道:“陛下身体如何了?” “精神还不错。” 应涣犹豫片刻,快到御书房时,他开口道:“宗大人,待会陛下若是找借口让您离开,您最好还是想办法留下。” 宗策皱眉,停下脚步问到:“什么意思?” 应涣拱手道:“事关皇命,下官不能透露太多。宗大人只要记住下官这句话便好。” 宗策目送着他推门而入。 应涣只待了很短的时间就出来了,脸色十分凝重,都顾不上什么礼节,匆匆和宗策打了一声招呼就出宫去了。 宗策注意到,离开前,应涣的手中还捏着一枚殷祝常戴的玉佩。 他走到殷祝身边,“陛下同他说了些什么?” 殷祝正在翻看这些天他干爹代他批阅的奏折,闻言随口道:“朕叫他出宫办些事情,顺便把尹英叫来。” 这句话本来没什么,结合应涣之前的提醒,宗策的心跳却突然漏了一拍。 “做的不错嘛,看来朕之前手把手教你的都没忘,”殷祝欣慰地合上最后一本奏折,夸奖道,“特别是你这次对地方水利司的改革,很有政治智慧。” 宗策扯了扯嘴角,有些艰难地挤出一丝笑容。 “多谢陛下夸奖。” 他心里仍惦记着应涣那句没头没尾的话,余光忽然发现,原本照在幔帐上的光线,已经悄然移动到了殷祝手边的笔架上。 殷祝疑惑地看着他干爹伸出手,把那笔架移动了一下位置。 “怎么了?” “没什么,离陛下近些,方便。” 可是他压根儿就没拿笔啊? 这个念头从殷祝脑海中一闪而过,他没有思考太多,因为宗策毕竟是半路出家,尽管已经做得比他想象的要好,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改正。 “你坐,朕跟你讲讲这件事……” 宗策静静听着殷祝用比平时快一倍的语速,一本本地翻开奏折指导他,告诉他该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的同时,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告诉他何为阶级利益,何为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告诉他那些他曾经教导过、自己却仍有疏漏的地方。 他将这些都铭记在心。 殷祝在最后还欲盖弥彰地补充了一句:“到时候,记得把这些都教给新皇。如果实在朽木不可雕的话……” 他干爹默默听着,冷不丁冒出了一句话: “彼可取而代之也?” 殷祝一顿,看着宗策,先是笑,笑得很开心。 但他还是摇了摇头。 “你要是真有这份心,朕也不至于这么麻烦了,”他说,带着几分无奈,小声嘀咕道,“还真叫那家伙说对了,不小心写了一篇oo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