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事与愿违。 滚滚浓烟,正从她家所在的楼升起。 她顾不上手里提了一路的杏子和笔袋,冲过去,大声问着,“孩子呢?我的孩子呢?!我是三楼的住户,你们有没有看见我的孩子?” 杏子洒落,滚了满地。 消防员拦住情绪激动,拼命往外冲的她。 “女士,我们正在进行救援!” “您家里只有孩子一个人吗?” “起火速度不快,急救铃响起及时,我们来之前,邻里间已经互相敲门报警,在的人基本全员撤出了。” 她勉强冷静了下来,“我丈夫在家。” “哎——你老公在家?不对吧?我敲门了,没人应啊!” 对门邻居惊讶地看向面色逐渐苍白的她,“我使劲踹了好几脚门,没人应声我才走的,你老公在家里绝对听得见。” 一楼的邻居提了一嘴,“你老公的话,我好像见到来着,起火之前接了个电话匆匆走了,我叫他他也没搭理,看起来挺急的。” 她的脑海发出“轰”的一声巨响。 她的丈夫走了。 留下发着高烧,吃了退烧药昏睡的女儿,一人在家。 她什么都不知道了,她拼命地冲向着火的大楼,想救下自己的女儿,世界好像变成纯粹的黑白,每个人的声音都变得模糊不清。 她只能听见火苗燃烧的噼啪声。 …… 她的女儿,死在了那场大火里。 女儿小小的一团,蜷缩在床脚,变得焦黑,看不出原本的模样。 她不敢想,女儿被浓烟憋醒时,有多绝望,是不是一声声喊着,妈妈救我。 她走完了流程,领回了一个小小的盒子,她那会甜甜地叫妈妈的宝宝,就睡在这个小盒子里。 丈夫是在第二天才回来的。 她这才知道,原来是小三说身体不好受,叫他去陪。 她女儿被大火燃尽时,她的丈夫,正和别的女人温存。 她捧着盒子,走到楼下,发觉脚底踩到了什么。 低头一看,是一只脏破的粉色铅笔袋。 …… 这是整部电影最大的转折点,开启了一个女人的职场之路,一位母亲的复仇之路。 我到时,拍摄部分达到高潮。 影后冲向火海,发丝散乱,目眦具裂。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她带入了火灾现场,去见证一位母亲的绝望,她超绝的演技,几乎令人寒毛直竖。 这一刻,她就是剧中的母亲。 “卡!” 导演的眼睛几乎在发光。 为了克制太过激动的心情,他往嘴里放了两颗强爽薄荷糖,一杯冰水下肚,冰得他一个激灵。 众人此时才回过神,纷纷赞叹影后的演技。 而众人中的影后,却还在戏中,神情有些恍惚,一时走不出来。 导演善解人意,“今天下午回去好好休息休息。” 这种高爆发的演技十分累人。 影后这才回过神,冲导演笑了笑,道了声谢。 我去见了影后。 “演得很好。” 影后的神态看起来有些疲惫,但她还是落落大方地笑道,“谢谢您,我从很久之前就期待能得您的一句夸奖。” “小鲤鱼情况怎么样?最近身体好些了吗?” 或许是“发烧”这个词有些刺激到了她,她身子一颤,才皱眉道,“又发烧了,我带她去医院,医生说,她身体不好,体虚,营养不良。” 她抬头冲我勉强笑了笑,“抱歉,我刚拍完上一段,还没出戏,有些应激。” 可她这么说着,却还是微微蹙眉,轻轻按住心口,似有不适。 信息提示音响起,影后的智脑屏幕跟着亮起,她点开屏幕,翻开信息。 不知道为什么,她的手有些发抖。 她对此也感到诧异,笑着自嘲,“我这还没到年纪,就已经一身病了。” 她重重点开信息,看了一眼,笑容僵在脸上。 她豁然起身,因为动作幅度太大,一个趔趄险些撞在柜子上。 我扶了她一把,“怎么了?” 她猛地看向我,像是看到了救命稻草,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警惕得往后退了一步。 见她反应如此大,我心头一动,“小鲤鱼出事了?” 看见她豁然睁大的眼睛,我知道,我猜对了。 …… 小鲤鱼被绑架了。 对方威胁她,不许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事。 并要求她澄清在网上的“谣言”。 我看了看对方让她发在微博上的解释,忍不住皱眉。 可以肯定了,对方就是曾家人。 在这则解释中,影后成了一个水性杨花,给曾家戴帽子的女人,而曾公子成了一个为了深爱女人忍辱负重的好男人,他甚至为了留下影后,而给了她在自家公司的莫大权限,以至于让影后有机会挪用公款、偷税漏税,以次充好,来满足她的物欲。 我几乎要被气笑了。 这群法盲,想得挺美。 畜生只会向更弱的人挥刀,他们觉得是影后发表的声明是压倒曾家的最后一根稻草,才不管真相如何,他们只想将自己的恐惧与愤怒,通通发泄给影后与小鲤鱼,这两个他们可以俯视的人。 被逼到绝路上的曾公子,攀咬着一切能连带的人。 他做了定位模糊,隐藏自己的所在。 可惜了。 智脑有定位功能,遇到紧急情况,国家机构可以申请公民位置权限定位。 他做的是无用功。 但身为曾家子弟,就算再怎么顽劣,这种常识性的东西,会不知道吗? 我眯了眯眼,有些不安。 …… 二十分钟后,我们到达了小鲤鱼定位所在。 一栋破旧的烂尾楼。 他们在天台。 望远镜显示,天台上有两个人,一个是曾公子,一个是小鲤鱼。 令人心惊的是,小鲤鱼像一条小鱼似的,身体被睡袋死死捆住,一根鱼线勾住睡袋一侧,将她头朝下吊在窗外,稍微一动,就会猛烈摇晃。 她的脸已经因为充血而通红。 救援人员迅速而安静地向楼下移动,他们必须尽快铺设缓冲垫,这个姿势掉下来,必死无疑。 可若要铺设缓冲垫,势必会惊动曾少爷。 因为曾少爷向影后提出了要求,所以推测他应该是可以进行谈判的,专业人员准备上场进行谈判安抚,而一部分急救队员则进入楼中,往天台赶去。 可没等专业人员开始喊话,曾少爷就发现了来人。 他拿出一个大喇叭,向下喊话。 “行了,大家都别藏了,这里布置了三百多个摄像头,我看得一清二楚。” “还有——你在,对吧?出来,咱们的孩子还吊在外面呢,你不心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