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不说了。可你这些天也上点心,少惹他些。等他走了就好了。外头街上有了新馆子,我带你去吃。”随后便起身,轻手轻脚地走了。 陶九九伸头用气音喊他:“你可别再来了。免得挨打。” 戚不病也不知道听到没有。总之没有应声。 等戚不病走了,陶九九摸了摸肚子舒服地叹了口气,这才拿起谏行简背诵起来。 殷灼月在窗前,手握着幽思竹片下意识地摩挲着,默不出声地望着外面的人影,若有所思地出神。 - 第二天,天还没亮跪着趴在石凳上睡着的陶九九就被叫了起来。 殷灼月负手站着,只说:“背来听。” 陶九九睡得迷迷瞪瞪,一下就被惊醒了,搜肠刮肚地一条条往外挤,挤到二十多条,就实在挤不出来了。 好在殷灼月也没真的打她七十多鞭,只是抽了她两鞭子作数。 还算有些人性呀。 她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着殷灼月说:“每日四鞭,早晚各两鞭子。打完为止。” 便拂袖往外去。 陶九九扶着桌子站起来,感觉虽然被打得疼,但全身上下因心丹导致的麻麻刺痛却少了,原本难以被忽视的周身刺痛,变得轻微难以察觉。似乎昨天被鞭打之后疼痛减轻并不是错觉。 这可是谁也没想到的,简直阴差阳错因祸得福了。不过因膝盖都跪得直不过来了,心里不免得偷骂殷灼月这个老鬼。 殷灼月走出了门外,却不见人跟,停步回头皱眉:“还不抱书来?” “好的小舅舅。这就来了小舅舅。”陶九九乖乖把他放在石桌上的书册抱了,一瘸一拐地跟上。 一路上的人,遇到殷灼月无不退避。 但也忍不住偷偷打量陶九九。 大家议论纷纷,不知道为什么‘停云院对这学子格外青眼’。 陶九九抱着书跟在后面,只想翻白眼。这青眼给你们你们要吗? 殷灼月虽然代文先生的课,但却与文先生不同。 他也讲笔画与读音,但却是以一段静思打坐的心法为例。 这心法一共只有十五个颂字,但每个颂字笔划很多,每个笔画的发音很复杂。一天课下来,到了晚上的时候,勉强算是讲完了第一个字。 下学时,学子们议论纷纷。 陶九九因要搬到文先生那里,帮殷灼月抱书回去之后,又转身去宿舍拿东西,便听到哪里都在议论了。 说‘停云院’是实践派,文先生是理论派。方法不同,但殊途同归。 想到只需要十多天,便可以学懂人生第一个心法,大家都很兴奋。 又说‘停云院’虽然看着高高在上,不近人情,但实在也算是位良师。 毕竟学习心法比单纯地学笔画读音,要有趣又有盼头得多了。 但也有人担心,这里合不合规矩。 便立刻有人驳斥他:“停云院在蓬莱洲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就算现在的国宗宗主,也让他三分。即便是不合公学府的规矩,又如何呢?公学府还能找他的麻烦不成。” 又有人嘀咕:“他这算不是算私自授业?”国宗是有自己规矩的。 便有人起哄:“他在公学府代文先生讲道,怎么能叫私自授业?” 一群马屁精便又在那里吹捧殷灼月,风姿卓越出尘之类的话。 还拉着陶九九,非问她:“停云院和你认得吗?” 陶九九只说:“我不配认得他。”便掉头去找戚不病,却不见人。 同宿舍的人说:“他妹妹生病,请了几天假匆匆忙忙回家去了。” 陶九九只得先抱着行李走了。 接下来,陶九九果然像殷灼月说的,日夜与他相随。 不过三四天,便又欠了一百多鞭子。有因为背不出而加的罚,也有因为犯了错而加的罚。陶九九简直怀疑,自己要挨一辈子打。等她死了,殷灼月也会早晚各二次如约而至抽她的坟包。 但也可算是勉强地把整整八十多条‘谏行’语录都背了下来。 只差最后十几条了。 陶九九在院中翻看手上的谏行简时,却感觉这东西实在有些奇怪。 一开始那些规矩,还算正常吧。 无非是要求尊老爱幼不做坏事。 但越到后面,越是奇怪。那些规矩不像是什么通行的款式,特别是到了九十几条的时候。倒像是针对什么人特定的。 比如第九十九条:日常行走,两脚不可同时离地,摆左手时该出右脚。违则五十戒尺 第一百条:同类不可相食。违则行一日之囚。 陶九九盯着这两条看了半天。 她手上的‘谏行简’看上去玉虽然是大好的,但边角早有些缺损与裂纹,虽然以金相错,来掩盖工艺也精湛,但也难掩时光流逝在上面落下的痕迹。 她持简静坐了一会儿,回过神,便起身上回廊往内室去。一脸天真无知:“小舅舅,这两条规矩真奇怪,” 一迈进门内,就猛然止步。 明明站在外头向里看时,一切都寻常,殷灼月坐在案头闭眸静思而已,但一脚迈进来,一切都变了。 殷灼月坐的不是桌案边,而是河边。他身前有一个小娘子大约十多岁出头,带着一个比自己还小的孩子,正在河边静坐。 河水清澈见底,远处山岭绵延,月色皎洁,照得河面波光粼粼。 女子面容难以言说的丑陋,五官扭曲,却不像是后天造成,似乎是天生的。 而她身边的小孩却长得格外好看。 这两人也不知道是什么关系,要说是母子吧,女子年纪太小了些,要说是姐弟,两个人长相又实在差得太多。要说是师徒吧,这女子又实在也不像有很高修为的人。 但女子静坐的姿势,陶九九却意外认得。 那是‘结跏趺坐’,又称‘禅定坐’,看她脚的形态,大概是禅定坐中的一种,叫‘降魔坐’。 这女子修的是佛禅。 佛禅?陶九九虽然历史课上学过,但那一章其实内容很少,别的类别都有很多代表人物,但佛禅除了已经化归的创始娘娘之外,就再没有了。 不过听说在三界前纪的时候,各天佛祖尚存世时,这种修法也曾经风靡一时。 只是三界到了本纪时,各路天尊菩萨佛祖都归化于天地之后,这种修法就被别的类别所取代。 本纪五花八门的心法与修法层出不穷,其中又要数‘如意坐’风头大盛,其心法也在凡世传播得最广。 ‘降魔坐’这么久远的古法,早就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大浪打得不见影踪。陶女士那里曾有本书皮子都烂掉的降魔坐心法,还尝试叫她学过。 但她学得太艰难了,把教她的陶女士气得差点脑梗,又因为一直咆哮个不停,被小区里的邻居投诉,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