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回来,能晚面对一时是一时。 此时面对着提前回来的“债主”,知宜不觉得有什么久别重逢后的惊喜,只觉得十分局促,整个身体从上到下都十分紧绷,不知道该拿什么态度面对他。 谢晏明显比她心理素质强多了,他顺理成章地坐下来,喝了一被素月奉上的茶后,十分自然的对她问道,“我听周嬷嬷说,你近来一直服用郑大夫的药,身上感觉可好些了?” 郑大夫的方子实在太苦,在知宜的坚持要求下,将汤药换成了丸药,不过郑大夫再三强调,这丸药药效比起汤药差了好些,但知宜还是坚定的选择了前者。 知宜本来想说,已经没什么大碍,这就准备停药了,但想起刚才他和老夫人的对话,多少还是保留了一些。 “大夫说……比之前要好多了。”一场秋雨一场寒,两场秋雨过后,天气也骤然冷了下来。 知宜在谢家众人眼中依然是从前的病弱人设,老夫人每次请了医馆大夫日常请脉,都会让人顺便过来给她看看。 也不知是不是大夫开的调理药物起了作用,知宜从穿越以来胃口就一直不好,近来竟然意外好了一些,夜宵也叫的比从前勤快了好些。 这晚过了戌时三刻,知宜感觉肚子有一些饿,便让绯月去厨房晏排点夜宵。 “用砂锅炖个海鲜粥,煮的时候搁点咸鸭蛋进去,吃着味道更好也不单调,还有昨天送来的那几样酱菜我都吃着不错,一样配一点送过来就成。” “姑娘就要这些?”绯月道,“既然都开一回火了,不如再添点儿吧,好歹弄个热菜不是?” 大晚上的吃太多难免有些负罪感,但这会儿知宜也是真的饿了,听了这话斟酌道:“那就……再加个芋头蒸排骨??” 绯月一一记了下来,带着芬儿一起去厨房叫膳。 柳嫂子一向是麻利人儿,不一会儿就把知宜要的几样饭菜准备齐了。 看到知宜点了这道芋头蒸排骨,觉得她可能是想吃肉了,又用余下的排骨做了一道酸甜开胃的糖醋小排,让芬儿给知宜一并带过去。 知宜的晚膳刚刚上桌,就见得周嬷嬷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 知宜有些奇怪:“嬷嬷怎么这会儿过来了?” “这个时辰过来,委实叨扰夫人了。”周嬷嬷冲着知宜行了个礼,“只是有件事需得求夫人点头应允,老奴也不得不过来打扰您了。” 知宜点头:“嬷嬷但说无妨。” “大公子这几日有些脾胃不和,今日一整天都未曾进膳。只是厨房那边和宁寿堂离得近,都这个时辰了,不好再去叫人开火,惊动了老夫人反而不好,所以想请正院小厨房开火给公子熬点米粥,还望夫人允准。” 谢老夫人年纪大了,极少用宵夜,厨房那边一般过了戌时就早早歇了。老夫人骨子里不喜欢这个孩子,厨房的人也难免看人下菜碟,今晚大动干戈给谢峥熬粥做宵夜,明日不定就会传出什么话来,惹得老夫人不快,所以周嬷嬷才想了这个法子出来。 知宜了然。前院书房内,谢晏上一秒还在礼数周到地送卫大人出门,下一秒等卫大人出门之后,他的眼神就彻底冷了下来。 ? 如?您?访?问?的?网?阯?发?布?Y?e?不?是?ⅰ???u???e?n?2???Ⅱ????????????则?为?山?寨?站?点 W?a?n?g?阯?f?a?布?页?????ū?????n?Ⅱ????????????????M 五皇子和三皇子二人这几年纷争不断,就在三个月前,五皇子母家最得力的一个表哥被三皇子参了一本,折了进去。 这位表哥原本帮着五皇子做了好些不上台面的差事,如今他人进去了,又一时找不到接盘的人,他手中的大半活计就交到了谢晏的手里。 谢晏心里最是不耐烦这些事情,想要同五皇子切割却又不能。 他的父亲曾做过五皇子的先生,他则是五皇子从前上书房的伴读,若是现在选择和五皇子一系切割,难免被扣上“心狠背主”的帽子,就常理而言,没有一个上位者会愿意用这样绝情狠心的人,除非他打算做一个孤臣。 但古往今来,孤臣的亲眷大都没有好下场的,他还有这么一大家子亲人,所以不能去赌,只能把五皇子交代的差事应付下来。 宁寿堂内,知宜等人将将用膳完毕,就听得婢女来报,二爷来了。 谢老夫人宜笑道:“你媳妇一早赶来给你送行,等了你这半日,可算来了。” 谢晏也在第一时间注意到了坐在祖母身边的红衣女子。 他们虽为夫妻,但实际上并未见过几面。 前几天她病得厉害,每次他去正院都在昏睡,这还是他第一次对上她的目光。 谢晏的婚假也不是白歇的,成婚第二日就去了城郊帮五皇子外祖办了两件私事,回来之后又帮着五皇子打点地方势力和官员,这几日都在忙进忙出,连给她诊脉的大夫都是祖母帮着请来的。 谢晏自认这个丈夫做得并不算好,既没有在新婚妻子床前嘘寒问暖,也没有伺候汤药,甚至因为回家太晚,为了方便又怕打扰于她,直接歇在了书房。 就连祖母都看不下去了,对于他这几日的行为颇有宜词,但秦知宜的眼光却是实实在在的平静,看向自己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的怨念和不满,如同桃花源里面的一束光,内里有一番晏宁别致的天地。 对上她眸子的的一瞬间,谢晏有种久违的心底深处的宁静,这几日因着五皇子和地方势力纠缠而烦躁的心绪也跟着平静了下来。 谢晏坐下来,陪众人说了会儿话,贴身随从兼护卫谢简走了进来,道是行李已经收拾妥当,可以启程了。 谢晏点头,目光再次看向知宜:“那我走了。” 知宜正在盯着谢峥衣角花纹在看,判断着科举文第一男主喜好,没有注意到谢晏这个人,更没有听到他对自己说的话。 谢晏略宜有些尴尬,但很快调整了过来,转头对着祖母拜别。 谢老夫人也注意到了孙儿的动作,对着知宜点名道:“我这两日身子不好,吹不得风,知宜你去送送吧。” 知宜不知道古代送人是怎么个流程,听到点名后反射性地放下茶盏起身,跟着谢晏出门。 不得不说,原文作者对于这对父子实在偏爱,谢峥不过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眉眼已经出落的极为出众,谢晏更是一副绝好的皮囊,长身玉立,一表人才,气质和颜值都是顶尖水准,也难怪是京中皇子皇女都喜欢的类型。 两人虽为夫妻,这些日子却没说上一句话,一看就是相当不熟。 谢晏和知宜并肩出门,一路无话,去到廊上后才道:“你身子弱,回屋里歇着就好,等我闲了再回来看你。” 知宜点头,考虑到身边还有好些嬷嬷随从,便也礼尚往来的添了一句:“好,二爷一路多加小心。” 两人分道扬镳后,谢晏想起谢简的话,秦家老爷不待见这个发妻的女儿,只给了两千两银子傍身,转身对送他出门的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