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说不上来的笑容,似乎是细细咀嚼着女探子最后的话,“生离死别,不得善终,说的不是挺对。”语气竟颇为赞同。 劲装少年不满,“侯爷!” 谢晏却没再说话,只是摘下手腕上的珠串,仔仔细细的将那颗新雕的珠子串上去。 秦知宜盯着那串颜色不一,有新有旧的珠串,心里有了个大胆的猜测,这颠公不会是杀一个人就雕一颗珠子穿上去吧,她看着那长长的珠串,顿时觉得头皮发麻。 接下来是不是轮到她了?秦知宜曾听柳姑娘她们说,因为遇到太多这种事,谢晏已经习以为常,不单不放在心上,情况不严重,不到一定得帮的情况下,他一概漠视不见。 秦知宜的计策,一环扣一环,逼得他不得不出手。所以他有脾气是可以预见的。 他对她冷冰冰刺了一句:“落水老套。绑石头,不如下次换点别的花样。” 想必谢晏是被她的手段逼得气极,明知道她是故意的,还不得不踩进已经露出寒芒的“捕兽夹”中,因此才口出此言,回以利刃。 他的态度倒是摆得很好,仿佛一位手握重兵的将军,面对敌人的张牙舞爪,八风不动,胜券在握。他仿佛知道,无论对手如何作为,他都不会输。 这若是寻常的姑娘,恐怕要被讥讽得无地自容了。但偏偏秦知宜并不是因为仰慕他才出此计划,她并不在意。让他中招,既已算是她的胜利。 既然谢晏亲口说让她换点别的花样,那秦知宜就按他说的做。她最不缺的就是花样了,屋子里放了好几册子亲手画的花样呢。 初次出手,全胜而归,秦知宜低下头时,其实嘴角翘起,暗自发笑。桑荷她们围过来,为她披上斗篷,护送离开。 秦知宜身上已经湿透了,无法再继续参加宴会,幸好斗篷是干的,可以裹着斗篷离开回马车上去。讲究一些的姑娘,出行都会自备一套衣衫以防万一,若弄脏了衣物可以随时更换。所以秦知宜带一套备用的衣裙是极正常的。不过,即使换了衣裳,她也不准备继续参加桃花宴了。 刚才她整个人浸入水中,发型已乱,头发也无法快速干透。与其狼狈去人前,还不如打道回府。正巧,她之前也向秦相宜承诺过,不会抢她的桃花树,她人都不在,何来争抢呢。 因为是长公主的宴席,无特殊原因不敢擅自离去,翁荣没法陪秦知宜一起离开,便差人先送她回去。秦知宜取下腿上石块,带着丫鬟满意离去,给这桃花涧里的人留下一桩奇妙谈资。 浑身湿透的另一个人,恐怕也没有继续宴席的可能了。尚在初春,且山中气温还更低,即使是身体底子强硬的人,也不能穿着一身湿衣裳太久。 谢晏面色不善,行走如风,一言不发下山去换衣裳,他的一群朋友也跟着拥拥挤挤地一道。这群人,既是因为不能丢下谢晏不管,更多的,图的是看他的热闹。 他们知道谢晏脾气硬,看他被摆了一道浑身湿透了高兴不起来,因此也不好在他耳边叽叽喳喳,几乎都是装作闲聊,其实说来给他听的。 “那位掉水里的姑娘,可真够有趣的,干嘛还要多此一举往腿上绑石头?” “大概水性太好,怕浮在水面上没人管吧。” “有意思。” “生得不错。” “也有本事。”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B?u?y?e?不?是?ǐ????ü?ω?è?n????〇?2?5???c?????则?为?山?寨?佔?点 “我们谢世子遇到对头咯。” “哈哈哈。” 这群人全都看到秦知宜往腿上绑石头的事,平日性子散漫嘻嘻哈哈,不喜拘束的人,其实看到这样特别的事,不但不会介意,反倒煞有兴味。 起码对秦少珩来说,他会印象深刻。 他没和其他人一样打趣,而是与谢晏齐头并进,好心为其介绍:“你认不认识,刚那位姑娘,就是上次品评你作的诗句‘勉强还行’的,她名叫秦知宜,打豫州来的。” 谢晏并未回话。秦少珩以为他不认识秦知宜,又道:“看来陆知燕没猜错,秦姑娘果真对你有意啊。我还知道她来京城后两桩有趣的事,你要不要听?” 谢晏仍是不发一言,秦少珩前行速度未变,然而一不留神,谢晏又走到他前面去了。秦少珩啧一声,停下脚步,回头向其他人征求认同:“你们看,他又这样,如此不解风情,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开窍?” 一群公子哥唉声叹气,都恨铁不成钢。 但是,望着谢晏湿透的背影,秦少珩又很快意识到一丝蹊跷。如若秦知宜不往腿上绑石块,谢晏还会跳下去救她吗?这又不是炎炎夏日,潭水冰冷刺骨,谢晏这个身份,犯不着因为有人把自己往死路上做作,就冒着风寒的风险下去。 真相到底如何呢?即使作为谢晏最要好的朋友,秦少珩仍然拿捏不准他的心理。不过他知道,谢晏此人性子冷沉,但喜欢与洒脱离经的人打交道,不然怎么会跟他们混在一起十多年。 兴许,像秦知宜这样奇怪而独特的姑娘,刚好能对上他的胃口,也未可知呢? 秦少珩有怀疑,但不能认定。他想着,要是谢晏觉得人家惹人烦,他倒不会,秦知宜这姑娘似乎还挺有趣的。 很快到了晌午的桃花宴,除了因为落水湿了身不得不离席的二人,其余宾客皆按例入座,在接连三座宽广长阔的座轩中,于长形条案两侧依次并排为席。 人太多的宴席这样安排是最好的,既不拥挤,又方便宾客交谈。 这其中,有几处相熟的人群,都低声在絮着刚才在山涧旁看到的意外。外人并不知道绑石头的事,也没见到秦知宜落水的始末,唯一知道的,就是晋国公府谢世子今日救了一名落水的姑娘。 听起来只是一件小事,京中每年都会发生不少类似的事,但涉及人物是谢世子,这就耐人寻味了。 外人不知道谢晏为什么要救人,但既然他做了这件事,就说明是有内情的。许多人都知道谢晏大好的身份大好的前程,却从未属意过谁。因此一旦发生这样的事,就让人忍不住猜想,莫非他看中落水的姑娘了? 这个真是一件喜闻乐道的大事。听说了的人纷纷好奇,故事也这样传了出去。甚至还有人添油加醋,夸大事实,传出谢晏对人一见钟情的谣言。 这消息传到秦相宜耳朵里时,宴席都已经结束了。她如愿以偿得到了长公主赠予的桃花树,心满意足。再一望,满场看不到那张面孔,翁家六姑娘身边也没有,秦相宜生疑,莫非秦知宜为了守信,连宴席都没来? 她越想越不是滋味,脑海浮现秦知宜的面容,既可恨,又…… 直到她听闻,秦知宜落水被谢晏所救。原来如此!秦相宜心里萌芽的一点微弱的好感消失殆尽。 陆知燕气了个仰倒,手指发抖,磕磕绊绊半晌,咬牙切齿骂了一句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