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道别的。” 方宁眉目间显出一丝遗憾,拱手拜别,“那祝师叔此去顺遂平安,来日再聚。” 半夜的雨仍未停歇,此时的雨滴更加急促了些。 青石城墙下,经年久别的两代师徒,相处不过几日再次辞行,分别踏上各自的茫茫前路。 方宁、沈昱披星戴月,走马跃江,翻山过镇,三日后抵达樊城。 入得城门,方宁与沈昱就见满大街挤满了行人过客,花车巡游,锣鼓震天,郎君娘子华服衣袍,丝绸锦缎飘扬在空。 “自前朝起,樊城便以织绣布匹闻名,我们现下大约是赶上了他们一年一度的织锦节。每逢此节,各大布行都会带着自己家最好的料子,请花楼勾栏里容姿出众的清倌小娘穿上,乘花车游街,”沈昱见不太远游的方宁看这幅图景看得出神,不免哑然失笑,出声拉回她的神智,继续讲解道:“他们会选出其中服容最美的一位身上的衣锦作为锦魁。而获得锦魁的那家布行,在这一年就会名声大噪,价格亦会跟着水涨船高。” 说话间,两人已走到了天字街口。 人群中陡然传来一阵躁动,暗香随风而至。 二人寻声望去,街头有一辆垂锦挂玉的花车叮当而来。车中美人薄纱蒙面,彩蝶织金,芳馥飘溢,轻纱流光溢彩,素手掀起面帘浅笑,生得一副倾倒众生相。 花车四方侍女卷起珠帘玉幕,盈香探纤手,粉蝶停皓腕。 接着美人轻盈起身,于花车之上,披红绸而起舞。穿在身上的织锦羽衣,柔软如纱,金丝钩边,多层叠加,通体橙红渐变,裙摆宽大,层次丰富,随着步伐而摇曳,举手投足间,反射出细碎的光芒,似人跃而乘风,踏彩霞以飞天。 “那不是晚香楼的舞姬凌红吗?听闻她容姿艳绝,寻常人千金都难买她一面,怎么如今竟同意乘花车游街了?” 街头有人伸长了脖子去看那花车上的美人儿,啧啧称奇道。 另一人嗤笑道:“你再仔细瞧瞧她身上穿的是哪家的衣服?这香风蝴蝶,可像什么?” “难不成她穿的是叶家新出的香思锦?”先前说话的那人闻言忙将自己视线从美人脸上挪开,转而目不转睛地盯着她身上的如云锦绣,方才注意到那衣料,不由惊奇地叹道 ,“‘盈香欲为花织锦,月下相思引蝶来’,古人诚不欺我!” 银铃声阵阵,一辆辆花车鱼贯而过,载着凌红、携着蝴蝶与香风的那一辆,也很快随之消失在街尾。 彩带迎风招展,各大布商的门前都挤满了人。花车游过,选举锦魁的序幕便要拉开。 随着锣鼓一声响,街上的人们举着二十文一张的花票一拥而上,各自给心仪的花车投票。方宁瞧着也觉得有趣,拉着沈昱跟风买了一张纸片投进箱中。 夕日欲颓,终于到了揭晓获胜者的时候。 毫无疑问,最终是叶家的香思锦获得了锦魁。 “香思锦?” 方宁听着台上人的介绍,微蹙起眉尖,忖度着这个名字,又记挂起方才路人所念的那首诗,心中暗自觉得与什么似曾相识,好生熟悉。 “‘盈香欲为花织锦,月下相思引蝶来’。师妹可是忘了?这不是辛夫人为高阳公主所作的《高阳赋》中的诗句吗?”沈昱见她愁眉不展,不禁在一旁提醒。 “《高阳赋》?”方宁豁然开朗,难得舒颜一笑,欣慰道:“是了,盈香引蝶,这香思锦倒是有些像辛夫人所创的高阳锦。据史料记载,辛夫人的封地在河西一带,益州的樊城于她而言,确是东南。看来,罗晋颜在樊城多宝街所淘到那幅的《天魔仕女图》,还有与高阳锦极为相仿的香思锦,无一不昭示着樊城与辛夫人有着难以割舍的关联。真是来对了地方。” “难道传说中辛夫人的那座埋葬着无数财宝的陵墓,就在藏在这樊城之中?那改日我们是否要伺机去叶家拜访一趟?”沈昱与她跟着人潮往前走去,脑海中有了个提议,便与方宁说了,“不知你听到没有,刚才有人议论时,提到这香思锦也不过是近几个月才出现的,说不定另有来头呢。” 夺魁的彩头撒了下去,织锦节也随之落了幕,街头的人群很快散去。 大街小巷点起灯,两人走到一家客栈前准备留宿。 “不妥。”方宁说着踏进了楼里,招呼客栈里的小厮上两碗茶来。 “眼下叶家的香思锦夺了魁,想要借机攀附打听的人一定不在少数,说不准往后几日都要被人踏破门槛,你我此时前去也讨不了好。”两人落了座,方宁不紧不慢地呷了口茶,分析道:“不如今晚我们便去多宝街一趟,那里商客聚集,消息也要通达不少,又能寻找关于天魔仕女图的线索。”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ǐ???????ε?n?????????5?????ō???则?为????寨?佔?点 “好。就这么定了。”沈昱一口答应吗,一脸的期待。今日这一出戏,他也很有兴趣。 客栈外,一江秋水静静流淌过夜幕下的樊城,水天相接处,唯有画舫彩灯在这张墨纸上绘出了斑斓一笔。 第46章 打假 多宝街汇聚八方古玩。琼玉堂、祥云楼、万象斋等享誉国内的名号皆在此地安置门店。大大小小的铺子、摊头错落有致,一眼望去,荒货无数。来来往往的商客鱼龙混杂,有捡漏拉纤的人精,一眼便能辨出真假,也有半知不懂的生客,沦为了待宰的肥羊。 方宁与沈昱穿梭在人群中,换了一身不太醒目的行头,暗中打量着这里的一切。 两人师承一脉,除星象八卦之外也略通一些古玩鉴赏,几乎是同时注意到街面上的东西大多是良莠不齐的水货,鲜少能见到货真价实的真家伙。 方宁粗略地扫了扫一个铺面,又是一水儿的赝品,眉尖微蹙,忍不住讥讽了一句:“你们这儿就没有几个真东西吗?”近乎是同一时间,不远处的一家小铺子前也有人出声抱怨。“你们就拿着这些东西糊弄小爷我?” 少年一副颐气指使的模样,独自一人站在店前,身边没有侍从。他的穿着打扮颜色上乍一看很低调,实则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颇为钱,稍微眼尖的人第二眼便能看出他身上的衣服皆是名贵的料子,更别提腰间那只品相不凡的佩玉,显然是哪家的公子。 那清澈的眼神,那高昂的脑袋,那半瓶水的鉴赏,这种人最容易被当作待宰的肥猪。 “周家的,要不是你前些日子派人跟我说店里来了新玩意儿,催我赶紧来看,我也不会逃了今日的课,”那少年转头就与铺子的伙计没好气地埋怨:“你要是不拿出两件像样的来,我可不会再来了,别家的东西也不必你的差!” 那伙计听了这话,哪敢有半句多嘴,赶忙哈腰点头,连声称是的解释:“司小郎君,我们哪敢糊弄您呐!”说着,四下环顾了一番,见左右无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