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会害公子的人!” 陆乩野抬抬手,傅谨忙拖着傅严告退。 殿中又复沉寂,晨光落在床帐上,一支珍珠钗在角落处被照的熠熠生辉。 陆乩野探手将珍珠钗捡起,放在掌心里漫不经心的把玩。 殷乐漪从前便在他面前动过对他的杀念,寻到时机借赫连殊的手,兵不血刃的将他除去,她还真是聪明。 陆乩野摩挲钗上的珍珠,想到殷乐漪昨夜的乖顺与主动,恐怕都是做戏的虚与委蛇。他还险些真的以为她对他终于动了几分真情。 珠钗在陆乩野掌中应声折断,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怒意,冷笑着将断掉的珠钗丢到了地上。 可惜他陆乩野这条命阎王爷不收,公主殿下不能如愿以偿的除掉他这个心头大患,也就更别想从和他的纠缠中脱身。 第68章 卧病“听说,你与裴洺相谈甚欢?”…… 芙蕊公主以透气为由,昨夜不许宫婢跟随独自离开绛清殿。 木槿忧心公主,在殿中等了芙蕊公主半宿,才等到公主回殿。 她身为宫婢,不敢询问公主的去向,可在为公主宽衣解带沐浴之时,看到公主身上的那些痕迹,还是心惊肉跳。 “公主……” 殷乐漪眉眼难掩倦怠,示意木槿,“此事莫要声张,更不能让母妃知晓。” 木槿已不是第一次在殷乐漪身上瞧见这样的痕迹,她们公主何其的娇柔,让公主大病初愈便受这样的磋磨,和要她们公主半条命有何区别。 她伺候完公主擦身换衣,果不其然公主当夜便又发起了热,身子烫的跟火烧似的,风热卷土重来。 冀州与都城相隔数千里,襄王奉命讨伐肃王之事一出,消息便在魏国传的沸沸扬扬。 肃王赫连鸿在冀州得知此事后更不会坐以待毙,联合冀州附近的州郡起兵,朝着魏国都城的方向沿山路一路行军,途中若遇不为其大开方便之门的州郡,便带兵强攻。 肃王来势汹汹,起兵攻打更是让人措手不及,不过十几日光景,崇州、龚州两个州郡便接连沦陷。两州的百姓饱受战火苦不堪言,纷纷向其他州郡逃窜,一时间硝烟四起,流民遍地。 肃王暴行引得天下文人口诛笔伐,若让此等乱臣贼子坐上皇位,定是一代暴君,魏国社稷更将毁于他手。 是以襄王赫连殊讨伐肃王,可谓是匡扶朝纲、铲奸除恶,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但襄王虽在百姓心目中素有贤王美名,却从未领兵上过战场,朝堂和民间对他能否顺利讨伐肃王的质疑声也不在少数,拿他和将星十六殿下相比的更是颇多。 都道若不是十六殿下身受重伤,出兵讨伐肃王一事又怎会轮到襄王。 半月后,肃王占领维州,盘踞在城楼之上和襄王的兵马狭路相逢。 两军对阵,兄弟重逢,双方皆高举着魏国军旗,场面一时之间竟有几分说不出的诙谐。 赫连殊骑着战马从军中走出,仰头对着城楼上的赫连鸿高声道:“十三弟!你已铸成大错,不要再执迷不悟,现在打开城门束手就擒随为兄回京,为兄必定在父皇面前为你求情,留你一条性命!” ? 如?您?访?问?的?网?址?发?B?u?y?e?不?是??????????e?n?????????⑤??????????则?为?山?寨?佔?点 赫连鸿讽刺一笑:“赫连殊!事到如今你何必再惺惺作态!本王若束手就擒,你恐怕马上便会将本王的头颅斩于刀下,你这等两面三刀的伪君子竟还被称为‘贤王’,可见朝堂上那群臣子有多么的有眼无珠!” 他有恃无恐,赫连殊被他骂的一脸青 色,忍下一肚子怒气,继续规劝道:“……你不知悔过,一意孤行,可有想过滟嫔娘娘和娉婷的处境?” “她们二人一人是你生母,一人是你嫡亲的妹妹。你在维州行下如此不忠不义不孝之事,她们二人受你牵连,你于心何忍?” 赫连殊自认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谁承想他这番话一出,反惹得赫连鸿勃然大怒。 “赫连殊,你也知道我母妃胞妹无辜?可又是谁将暗杀赫连欺的罪名推到了我头上,害得我母妃胞妹被软禁在宫中!” 赫连鸿本想再养兵蓄锐,蛰伏一段时日,可暗杀手足的罪名竟就这么可笑的被栽赃到了他身上,父皇更是昏庸,不彻查便将母妃和娉婷软禁,身为人子和兄长又怎能忍得下这口气。 “赫连殊,休要再与我多言半句!我今日便先杀了你祭旗,待我他日杀到京城登上龙位,再将那佞臣赫连欺的头颅割下,让你们兄弟团聚!” 眼见他动了杀机,赫连殊的盔甲里出了一身的冷汗。 赫连欺战功赫赫,是他入主东宫之位最大的阻碍,他若是不能凭借这场战役打响名声,赢得百姓的爱戴,东宫之位便离他又远了一步。 但赫连殊不擅领兵作战,可此战他又必须拿。所以他这才想不费一兵一卒,规劝赫连鸿归降。 可这赫连鸿却已经完全是一副一条路走到黑的架势,赫连殊麾下幕僚骑马到他侧后方,悄声道:“殿下,肃王既然不为所动,殿下便只能以兵马取胜了。” 他说罢又不动声色地瞧一眼身后的士兵,将声音又压低几分:“将士们都蠢蠢欲动,若殿下再不向肃王开战,恐会军心不稳,惹来非议。” 赫连殊无法,只得硬着头皮抽出腰间的剑,下令道:“肃王残暴,屡教不改!众将士听令,与本王一同攻入维州,取肃王人头者!赏万金!加官进爵——” 然首战失利,前线消息传回到都城之后,引得魏宣帝在早朝上大发雷霆。 “竖子!竖子!竟敢在战前高嚷杀手足登皇位,朕还没死呢!” 朝臣异口同声,“陛下息怒——” “陛下,肃王如此嚣张,他首战得胜气焰必定高涨。襄王殿下不善领兵,臣以为是否需派增援相助襄王殿下?” 魏宣帝气的胸膛起伏,他给襄王拨的兵马比肃王的兵马多出了一倍,襄王竟如此不堪重用,让肃王以少胜多。 若领兵前去讨伐的是陆乩野,恐怕早已将肃王伏诛,此刻得胜班师回朝,又怎会让魏宣帝动气。 可惜他那骁勇善战的十六子现在还躺在重明宫中昏迷不醒,罪魁祸首还是那忤逆之子赫连鸿,这逆子得胜想必心里更是得意不已。 自古便没有做君父的被儿子压一头的道理,魏宣帝怒火中烧势要挫一挫肃王的锐气。 又为襄王拨去一万兵马,魏宣帝下朝后回到御书房,下旨将滟嫔赐死。 一盏茶的功夫后,传旨的太监匆匆赶来回禀,“陛下,滟嫔娘娘她……她吵嚷着要见陛下最后一面,说是死也要死个明白……” 说着便将往日魏宣帝赏赐给滟嫔的旧物呈上,魏宣帝见后非但没有动容,反而怨怒更重。 儿子忤逆不孝,做母妃的也是个冥顽不灵的,魏宣帝拍案而起,“好!